[发明专利]CDK2与GSK3β双重抑制剂及用途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2760.0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陆旖;冉挺;陆涛;王越;金建淋;袁浩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D417/12 | 分类号: | C07D417/12;A61K31/427;C07D233/74;A61K31/4166;C07D471/10;A61K31/438;C07D209/38;A61K31/404;C07D307/42;A61K31/341;C07C237/22;A61K31/198;C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dk2 gsk3 双重 抑制剂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24个化合物及含有这些化合物的,药用组合物以及它们的医疗用途,特别是作为CDK2和GSK3β双重抑制剂的用途。
背景技术
近年来,癌症已超越心血管疾病,成为全球第一大死亡疾病,而抗癌药物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意义。目前,以生物靶标为核心的研究已成为药物研发的热点,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形成是由于某种蛋白的异常而产生的,纠正或调节异常蛋白功能趋于正常状态,有可能达到控制或治愈目的。这种研发模式给人们带来巨大的期望,特别是针对抗癌药物的研发,随着蛋白表达、纯化等生物技术的成熟,引发了组合化学、高通量筛选和基于结构的理性设计的快速发展,成为新药研发的主要模式;同时,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的兴起,使得虚拟筛选成为创新药物研究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并成为一种与高通量筛选互补的实用化工具,加入到了创新药物研究的工作流程中。伴随结构生物学、结构基因组、功能基因组学及蛋白质组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被测定,将深刻地改变药物研究开发的思路和策略,最终形成了新药研究的新模式一从基因组到药物,虚拟筛选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近年来,细胞生长因子、蛋白激酶、细胞周期调节因子、法尼基转移酶(FTase)、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以及端粒酶等都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依据这些靶点,研究者设计出了很多高效低毒的抗肿瘤药物。同时干扰两个或多个环节可提高治疗的效果,例如多数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脑血管的药物都是作用于多种受体靶标。奥氮平(olanzapine)对至少10个受体亚型的拮抗作用达纳摩尔水平,最初被贬为“赖药”(dirty drug),却是世界销量的抗精神病药物。非甾体抗炎药阿司匹林、降血糖药二甲双胍以及抗白血病药物伊马替尼(imatinib)等都是作用多靶标的药物。多种药物组合治疗效果优于单一药物的治疗,也说明了多靶标作用的优势。在不少情况下,作用于双靶标的药物要比高选择性的作用于单一靶标的药物更优胜。
糖原合成激酶-3(GSK-3)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几乎存在与所有真核细胞中,主要参与糖原合成相关代谢通路的调控;主要包括两个亚单位:GSK-3a和GSK-3b。除此之外,GSK3还广泛参与多种细胞生理过程,包括糖代谢,胰岛素的信号调控,细胞增殖,胚胎发育,癌基因调控等等。由于其功能的多样性,因此,在多种疾病的发生中,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癌症等等,GSK-3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GSK3β有关的主要上游激酶参与肿瘤形成的假说已得到科学界的认可。GSK3β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具有多元化性,及在不同肿瘤中扮演不同的角色,极有可能成为潜在的肿瘤治疗靶点。在皮肤癌和乳腺癌中,通过药物抑制GSK-3b的表达,可以促进上皮间质转化的发生和细胞侵袭能力;与此相反的是,在结肠癌和骨髓瘤中,抑制GSK-3b会抑制细胞增殖能力从而引起细胞凋亡的发生。Erdal等发现使用GSK-3b特异性的抑制剂氯化锂能够通过下调PKB/Akt和cyclinD的表达,抑制大多数肝癌细胞系的生长,而且氯化锂能够增强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体内抗肿瘤活性。Liao等在前列腺癌的研究中发现抑制GSK-3b能够下调癌细胞的增殖,并显著提高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的表达,及TRAIL诱导的凋亡。GSK-3b在细胞中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因此参与对其调控的机制和通路也非常广泛,例如Pka、Akt/PKB、PKC、p90核糖体S6激酶/MAPK活化蛋白(p90RSK/MAPKAP)和p70核糖体S6激酶(p70S6K),通过上游激酶对GSK3β/Ser9的磷酸化,抑制GSK3β活性。而GSK3β的抑制,可影响了与肿瘤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信号通路。如在直肠癌及胃癌细胞系及肿瘤原代细胞中可检测到Wnt/β-catenin通路异常活化,并在肿瘤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中存在高表达β-catenin,其引起淋巴细胞因子及增强因子基因转录,可将c-myc、cyclinD1、COX-2、VEGF等活化,而GSK3β在Wnt信号通路中起到开关的作用,通过对底物的磷酸化激活Wnt信号通路或使其失活。GSK3β是决定G-连环蛋白磷酸化的关键激酶,可促进GSK3β对β-catenin磷酸化过程,以使其被蛋白酶体降解,GSK3β可以通过β-catenin而发挥抑瘤的作用。Hoeflich报道了GSK3β成纤维细胞中对NF-κB具有正性调节作用。活化型NF-κB进入细胞核,与相应的靶基因上游的κB系列特异性结合,调节靶基因表达。NF-κB这种活化作用能够增强肿瘤细胞增殖能力,促进血管生长,提高肿瘤细胞转移能力。研究发现在胰腺癌细胞中,抑制GSK3β活性后,可降低NF-κB靶基因BCL-2、BCL-XL、cyclinD1等基因转录活性和蛋白的表达情况。P13K/Akt信号通路是酪氨酸激酶级联信号传导通路,GSK3β作为该通路中的底物,与Akt直接作用的下游蛋白,参与细胞增殖过程。Akt磷酸化GSK3β后使之失活,导致β-catenin降解减少,在细胞质中聚集的β-catenin进入细胞核,与淋巴细胞增强因子/T细胞因子作用,加速转录过程并上调c-Myc、c-Jun、cyclinD1的表达,促进肿瘤增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27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