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负式自动电动撒肥料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2449.6 | 申请日: | 2013-08-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2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建波 |
主分类号: | A01C15/00 | 分类号: | A01C15/00;A01C15/02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41116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4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负 自动 电动 料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进一步是用于撒肥料和农药的机械。
背景技术
在农田管理中,对作物进行追肥是必要的提高作物生长能力、促进作物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在进行追肥时,目前农村特别是我国北方农村,通常沿用传统的手工撒肥的做法,即:用盆、桶或篮子盛装肥料,一手扶盆或提桶或挎篮,另一手抓撒肥料。这样存在着一些问题:1、费力费工费时。一天仅能撒10-15亩;2、费料,施肥效果差。手抓撒肥料,往往会造成肥料的从指间或一旁的泄漏,这样,作用于作物上的肥料减少;3、不均匀。手撒肥料必然造成施肥的不均匀;4、助草生长。泄漏的肥料,有相当部分会落在野草上,这样会助长野草;5、危害人身体。由于手反复不断地接触肥料,对手产生一定的危害,甚至波及身体其它部位。
为改变这一现状,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撒肥机械,如电动撒肥机。其撒肥宽度可达6-8米。但是,一般的电动撒肥机,其风叶处于料箱下部,风叶较大,存在着以下缺陷:1、其挂在脖子上,使施肥者负担很重。2、噪音较大。3、排量不准。4、易损坏。5、由于机器遮挡,影响施肥者视线,从而施肥不能准确到位。
本发明是本申请人在“背负式自动撒肥料器”(专利号ZL200920258625.2)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负式自动电动撒肥料器,它无动力喷撒与电动喷撒两种情况,可大大提高肥料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
背负式自动电动撒肥料器,料桶口上加有桶盖,其特征在于:料桶底部设有底孔,底孔内设置有为柔性固定器所固定的导料管上端部,导料管为“L”形结构,拐弯处为圆弧过渡;所述柔性固定器的结构是:皮垫的内径与导料管的外径相吻合,紧箍于导料管,导料管的上口设有外展的管沿,在皮垫的下面设有护垫,护垫的内径大于导料管的外径,护垫及皮垫通过螺钉固定于料桶的底部;在导料管紧邻管沿处的外管壁上设有螺旋,与套于导料管上的螺旋套相配合;所述导料管通过伸缩杆连接料桶。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进一步实现:
所述伸缩杆的存在起到开关和调节流量的作用;伸缩杆设置2-3档,设置2档时,其一为完全伸长(开关打开),其二为完全收缩(开关关闭);设置3档时,其一为完全伸长(开关打开),其二为完全收缩(开关关闭),其三为半伸缩(半开关)状态,即在完全打开与完全关闭两者间设置一半开状态。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更多的档。
所述导料管的末端连接一喷嘴,喷嘴为方形结构,喷嘴两侧为“V”开放口,喷嘴内设置一个转盘,转盘上有幅条状格板,将转盘分为若干份;转盘固定于电机轴上;当肥料进入喷嘴后,流向转盘,在转盘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去。
所述导料管与喷嘴间通过连管连接,即导料管的末端连接连管A,连管A连接连管B,连管B连接喷嘴。
所述喷嘴与导料管夹角为150-170度。
所述料桶内的上部的边壁上设有网架,网架上棚架放置过滤网。
所述底孔的前方、料桶前部下方设有卡槽,卡槽的形状大小与导料管相配合。
所述导料管的下端部连接有多叉管的总管,多叉管的分管连接喷料管。
所述导料管的下端部连接有多叉管的总管,多叉管的分管连接喷料管;多叉管的总管与导料管连接部分为伸缩可调,多叉管的分管与喷料管的连接部分为伸缩可调;连接部的伸缩可调指内管可在外管内在一定内伸缩移动;多叉管一般选择三叉管,即一个总管,两个分管;一般情况下,可设计三叉管的两分管为固定结构,即两分管的张开角度为20-60°;为适应不同行距的喷撒肥料的要求,可将三叉管的两分管制成伸缩可调结构。
所述喷料管端口设有喷嘴,喷嘴可通过喷嘴管与喷料管连接,喷嘴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扁形,具体可以是喷嘴为扁平中空的扇形或三角形,喷嘴内的上壁或下壁设有若干扇形分布的分料脊。
所述在导料管上或喷料管上还设有流量控制器。
所述流量控制器设置于导料管上,为一带有内孔的塞体。
所述料桶的底部设有凹底,将柔性固定器置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建波,未经胡建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2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