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1885.1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7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刘红彦;鲁传涛;刘玉霞;杨修身;倪云霞;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000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复合 有机 菌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肥料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复合有机菌肥。
背景技术
目前,农业生产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大量施用化学农药造成的土壤板结;不能合理利用作物秸秆,就地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使用化学农药造成的残留;连作带来的病害重茬问题;施肥与农药分开进行造成的劳动力浪费等问题。这些问题对农业生产和农作物增产造成了严重障碍。而随着微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许多功能菌也广泛应用于农药和肥料领域,为实现环保、无污染和高效农业生产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解决途径,因此,许多功能菌参与的生物肥料应运而生了,但目前的生物肥料只能作为辅助性肥料,使化学肥料和农药的用量降低,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壤板结和作物秸秆利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作为辅助肥与化学肥料混合使用,又可单独使用的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本发明可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P肥和K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特别是复合微生物,对防治土传病害、作物重茬病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高效、无毒、环保的复合生物菌肥。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所述生物复合有机菌肥由复合肥料和混合微生物菌剂组成,所述复合肥料中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肥:腐殖酸14.5%~25.2%、生物炭33.5%~45.1%、化学肥料22.5%~35.5%、膨润土10.2%~15.4%;另外,每1kg复合肥料中添加10mL~20mL混合微生物菌剂;所述化学肥料成分为尿素、磷酸氢钙和硫酸钾,其重量比为尿素:磷酸氢钙:硫酸钾=(40~45):(35~45):(10~20);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中含有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三种微生物菌液,其体积比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木霉菌=(30~40):(35~45):(25~35)。
根据上述生物复合有机菌肥,所述解淀粉芽孢杆菌(1.2~2.0)×108个/mL,枯草芽孢杆菌(2.0~2.5)×108个/mL,木霉菌(2.5~3.0)×108个/mL。
根据以上任一项所述生物复合有机菌肥,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1) 混合微生物菌剂的配制:将解淀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木霉菌三种微生物菌液按所述体积比混合均匀;
2) 化学肥料的配制:按所述重量比配备尿素、磷酸氢钙和硫酸钾,并混合均匀;
3) 生物炭的制备: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后投入生物炭高温裂解炉中,在缺氧条件下300℃~500℃处理生成生物炭,然后粉碎、过200~300目筛处理,待用;
4) 复合肥料的配制:将配备好的腐植酸、生物炭、化学肥料、膨润土按重量比混合,并搅拌均匀;
5) 按比例在所述复合肥料中喷洒所述混合微生物菌剂,均匀混合后得到生物复合有机菌肥。
本发明的积极有益效果:
(1)本发明混合微生物菌剂具有抑制和杀死土壤病原微生物、提高作物抗病性、改善重茬危害的作用;高温缺氧条件下生成的作物秸秆生物炭具有活化土壤P素和K素和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治疗土壤板结;腐植酸具有调节土壤pH值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作用。
(2)本发明所用菌种来源于农田土壤,菌种来源方便,易于培养,制备过程工艺简单;本发明即可与化学肥料混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可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活化土壤P肥和K肥,提高作物抗病能力,特别是复合微生物,对防治土传病害、作物重茬病有较好的效果,是一种高效、无毒、环保的复合生物菌肥;本发明产品为粉状,技术指标为:含水量≤12%,总菌数≥2.5×106个/g,总养分≥13%,总有机质≥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例1 菌液的制备过程
(1)解淀粉芽孢杆菌的培养过程
一级试管斜面培养:NYDA培养基:牛肉膏8g,蛋白胨8g,葡萄糖1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将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到试管NYDA培养基上,28℃下活化培养24h获得试管菌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8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