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幅自适应旋转轮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371717.2 | 申请日: | 2013-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4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文;胡云龙;李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 主分类号: | B06B1/16 | 分类号: | B06B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振幅 自适应 旋转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激振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振幅自适应旋转轮。
背景技术
对于常见的惯性振动设备,其振幅:
其中:m表示激振质量,r表示偏心距,M表示设备的参振质量,
由公式可知,改变振幅可以通过改变激振质量m或者改变偏心距r;
目前,常用的激振器,在工作过程中振幅是不变的。改变振幅大小是通过增减偏心块的质量或改变偏心块夹角大小。公知的偏心块调幅时,在原有的偏心块上增减质量或改变偏心块之间的夹角,需要停机打开偏心块的防护罩,无法在设备正常运行期间调整振幅。
同时,目前常用的惯性振动设备(如振动筛),通常工作在远共振状态,即其工作频率远大于系统的固有频率,这也就造成了惯性振动设备在起车及停车过程中通常要通过共振区,普通的偏心块无法随转速变化而调整设备振幅,造成惯性设备在过共振区时的振幅很大,对振动设备的寿命造成一定影响。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143488)公开了一种惯性激振器,其结构由偏心块、主轴、复位弹簧、导杆等组成,偏心块安装在导杆上,并且可以沿着导杆轴向滑动,导杆固定在主轴上复位弹簧分别偏心块和固定座连接。在启动过程中,偏心块的质心旋转半径从最小值连续增大到最大值,在停车过程中,偏心块的质心旋转半径从最大值连续减小到最小值。其偏心块固定在导杆上,受导杆限制,可调范围小,并且由于空间限制,偏心块体积较小,其质量较小,不能满足大型振动机械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调范围大、适用范围广、能实现低频低振幅高频高振幅的振幅自适应旋转轮。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振幅自适应旋转轮,包括旋转圆盘、偏心块、弹簧和销轴,其特征在于偏心块轴固定在旋转圆盘上,偏心块轴的中心与旋转圆盘中心不重合,偏心块的孔与偏心块轴采用松配合,旋转圆盘上有销轴孔,固定销轴。
偏心块的孔与偏心块轴采用松配合,偏心块与偏心块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偏心块的轴心与旋转轮旋转中心不重合,当旋转轮旋转时,偏心块产生的离心力不通过其轴心,将产生旋转力矩,该旋转力矩克服弹簧力使偏心块转动,随着旋转轮转速的增加,离心力增加,旋转力矩增大,偏心块之间夹角逐渐减小两个偏心块的偏心距逐渐增大,促使振动设备振幅增大,当两个偏心块合拢时,偏心距达到最大,振幅最大。用销轴限制偏心块最大转角,可以调整旋转轮的最大振幅,能够方便地设定设备的最大振幅。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 能够实现低频低振幅高频高振幅的自适应能力;
2、 在起车过程中,在低于工作转速时,两个偏心块的夹角较大,偏心距较小,使得振动设备在共振区获得的振幅大大减小,使其能够有效的降低共振危害;
3、 在停车过程中,两个偏心块的夹角随转速的减小而急剧增加,偏心距急剧减小,在共振区其振幅相应减小,同样可以降低停车过程中的共振危害;
4、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可以通过改变主轴转速,改变两个偏心块之间的夹角,从而改变偏心距,使得旋转轮在运转过程中能够调节振幅;
5、 偏心块的体积不受其结构限制,能够适用于大型振动设备,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旋转轮静止时的主视图。
图2是旋转轮静止时的侧视图。
图3是旋转轮最大激振力时的主视图。
图4是旋转轮最大激振力时的侧视图。
图5是销轴调节激振力时的主视图。
图6是销轴调节激振力时的侧视图。
图中1.旋转圆盘,2.旋转轴,3.偏心块,4.弹簧,5.销轴孔,6.销轴,7.偏心块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及图2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振幅自适应旋转轮,包括旋转圆盘1、偏心块3、弹簧4和销轴6,所述弹簧4一端固定在旋转圆盘1上,另一端与偏心块3联接,偏心块轴7固定在旋转圆盘1上,偏心块轴7的中心与旋转圆盘1的中心不重合,偏心块3的孔与偏心块轴7采用松配合,旋转圆盘1上有销轴孔5,固定销轴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