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材表面大漆的褪漆打磨处理工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71693.0 申请日: 2013-08-23
公开(公告)号: CN103406962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王伯杨 申请(专利权)人: 王伯杨
主分类号: B27M1/08 分类号: B27M1/08;B27M1/06;B24B27/033
代理公司: 桂林市华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12 代理人: 杨雪梅
地址: 541003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木材 表面 大漆 打磨 处理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木材表面处理工艺,具体是一种木材表面大漆的褪漆处理工艺。

背景技术

木材天然的纹理和色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但木材也有一些不可避免的缺点,比如木材毛刺,节疤、裂纹、易弄污等,也影响了木材的外观效果。所以,为了达到好的效果,需要对木材进行表面处理来达到满意的设计效果。

现有木材表面基础加工处理包括砂磨、脱色、填孔、染色等;表面被覆处理包括涂饰、覆贴、化学镀等。木材表面涂饰,多用人工合成漆,虽然五光十色、色彩丰富,但是在无毒、耐久性、耐酸碱性、耐磨性等方面还是不敌大漆。

大漆,又名天然漆、生漆、土漆、国漆,故泛称中国漆。是一种天然树脂涂料,是割开漆树树皮,从韧皮内流出的一种白色粘性乳液,经加工而制成的涂料,属于纯天然的产品。大漆一旦干燥固化后,异常牢固,还有很强的耐磨、耐酸、耐溶剂、耐土壤腐蚀、耐油、耐高温、耐氧化、防腐等能力。而且大漆的漆膜丰满度较好、越用越亮、常用常新,用大漆做成的家具、工艺品经历千百年寒暑后,仍不失其光彩。但在涂料工业中,直接使用大漆者甚少,历史上曾用以涂饰宫殿、庙宇、车船、棺椁和家庭用具。

    我国是大漆的发源地,对大漆的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大漆是我国的国宝,可是当前却面临大漆资源匮乏,这也使得大漆这一传统工艺后继少人,所以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扬,进而在前人的经验上进行改良推进就显得更加有价值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木材表面的,以大漆作为主要涂料的,改良木材表面综合性能的美化与保护工艺。本发明称为大漆的褪漆处理工艺,采用该工艺可使大漆与木材相结合后通过有规律的打磨,进而在木材表面形成一个高强度的漆木结合层,既使木材表面的自然纹理得到彰显,提高其艺术性及审美价值,又从深层次解决了木材易于开裂的弊病。而且大漆深入木材纤维,起到了稳定木材性质的作用,具有防潮、防干裂的优点,防蛀防蚁,更耐久,而且由于大漆的性能,更有越用越好看的优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木材表面大漆的褪漆打磨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大漆:按大漆︰植物油︰桐油︰稀释剂=1.0︰0.1-0.3︰0.1-0.2︰3.5-4.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使用;

2.木材预处理:木材自然风干后,用乙炔切割喷枪在1000-2000度的高温下,以每秒1-5厘米匀速移动火焰炙烤,使木材表面隐藏的细小裂隙张开,便于大漆渗透,高温火焰可以同时除去部分毛刺,使木材纹理更加清晰;炙烤后用砂纸轮进行打磨抛光,以能够除去木材表面碳化烧焦部分为准;

3.木材表面涂饰处理:将配制好的大漆按纵横方向涂饰于木材表面,木材充分吸收漆液后,放置阴凉湿润处进行自然荫干;

4.木材表面褪漆打磨处理:待大漆在木材表面经7~30天完全固化后,用电动工具带400目砂纸轮打磨一道,先除去覆盖在表面的漆膜,显出木材本身纹理;再使用800~1000目砂纸轮打磨第二道;如需更加光滑,可使用2000目砂纸轮进一步打磨,最后用猪毛轮清理抛光,不需上蜡即可光滑如玉。

步骤1所述的植物油最好选用橄榄油或葵花籽油。

本发明的创新性体现在于:传统木器家具表面一般采用涂漆或擦漆模式,漆膜保留在器表,而大漆由于覆盖性强,而且有天然氧化变黑的特性,往往会覆盖了优美的天然木纹纹理;而大漆的褪漆处理工艺,利用天然大漆渗透能力强的优点,深入渗透木材内部,进而能有效防止木材的开裂以及形成漆木结合层,最后结合打磨工艺使木材优美的天然纹理得到了展现,是一种从美观和实用上都能兼顾的进步工艺。

本发明的优点:采用该工艺可使大漆与木材相结合,在木材表面形成一个漆木结合层,使木材的自然纹理得到彰显,提高其艺术性及价值。而且大漆深入木材纤维,起到了稳定木材性质的作用,具有防潮、防干裂的优点。相对于目前常见的,木材表面烤蜡、打蜡的表面处理工艺而言,实用、审美价值都不可同日而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阴沉木、水浸木、炭化木、乌木类木材表面大漆的褪漆打磨处理工艺:

1.配制大漆:按大漆︰植物油︰桐油︰稀释剂=1.0:0.3:0.2:4.0的比例混合均匀后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伯杨,未经王伯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6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