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功率陶瓷封装IGBT高效双面制冷整体管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1610.8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26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贤;徐宏伟;陈蓓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赛英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02 | 分类号: | H01L23/02;H01L23/34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3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陶瓷封装 igbt 高效 双面 制冷 整体 管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陶瓷封装IGBT高效双面制冷整体管壳。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散热是电力电子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所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对于IGBT而言,其内部是一个有多种材料组成的多层结构,而各层材料的热力学性能有所不同,当模块在工作状态时,如果散热不佳,将导致各层面之间热应力增大,从而使模块发生热蠕变,热疲劳而失效,特别是目前大部分模块采用塑料外壳封装,只有一面是导热板,因此限制这类模块只能采用单面散热,当电压和电流增大时,散热问题常常是造成模块失效的主因。
基于晶闸管封装技术,目前为IGBT开发的陶瓷封装的平板压接式封装结构,可以实现芯片的压接式无应力封装和双面制冷,为IGBT在高压大功率领域应用中提供了与晶闸管、GTO一样的可靠性,并且正在推广应用中得到逐步完善。
在高压领域的许多应用中,要求器件的电压等级达到10kV以上,因此目前IGBT只能通过串联实现高压应用。对于双面制冷的陶瓷模块来说,虽然通过外接散热器可以提高散热效果,但是由于外接散热器体积较大,当几十个器件串联时,装置体积会很大,因此不利于器件的串联接,并且散热器与管壳之间存在界面接触热阻,也会影响散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提高散热效果,又可以实现器件叠式串联,同时大幅缩小装置体积的高效双面制冷整体管壳。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功率陶瓷封装IGBT高效双面制冷管壳,包含陶瓷管座和管盖,所述管盖包含有阴极电极、阴极法兰、阴极进水嘴和阴极出水嘴,所述阴极法兰同心焊接在阴极电极的外缘上,所述阴极电极包含有上盖板和阴极散热水腔,所述上盖板同心焊接在阴极散热水腔上,所述进水嘴和出水嘴分别与阴极散热水腔进行螺纹连接,分布在阴极散热水腔的外缘上;
所述陶瓷管座包含阳极法兰、瓷环、阳极密封圈、阳极电极、门极引线管、阳极进水嘴和阳极出水嘴,所述阳极法兰、瓷环和阳极密封圈自上至下叠合同心焊接,所述门极引线管穿接于瓷环的壳壁上,所述阳极电极包含有矩形电极群、下盖板和阳极散热水腔,所述矩形电极群位于阳极散热水腔的上方,所述下盖板同心焊接在阳极散热水腔下方,所述阳极进水嘴和阳极出水嘴分别与阳极散热水腔进行螺纹连接,分布在阳极散热水腔的外缘上。
所述阴极散热水腔与阳极散热水腔采用由内而外的双环流设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散热水腔采用由内而外的双环流设计,可以使散热更均匀。
2、矩形电极群采用精密加工技术制作而成,具有机械尺寸,表面精度的高度一致性,可以实现IGBT芯片的压接式无应力封装,从而大幅提高了器件的热循环能力。
3、散热水腔与矩形电极群采用整体结构设计,不需要外接散热器,因此大幅缩小了装置体积,并且由于不存在界面接触热阻,因此可以提高散热效果,另外这种结构非常方便器件的叠式串联,从而实现IGBT的高压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陶瓷管座的俯视图。
图2为图1 A-A向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中散热水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管盖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阴极电极1,阴极法兰2,阴极进水嘴3,阴极出水嘴4,上盖板1-1,阴极散热水腔1-2,阳极法兰5,瓷环6,阳极密封圈7,阳极电极8,门极引线管9,阳极进水嘴10,阳极出水嘴11,下盖板8-1,矩形电极群8-2,阳极散热水腔8-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功率陶瓷封装IGBT高效双面制冷管壳,包含陶瓷管座和管盖,参见图3、图4,所述管盖包含有阴极电极1、阴极法兰2、阴极进水嘴3和阴极出水嘴4,所述阴极法兰2同心焊接在阴极电极1的外缘上,所述阴极电极1包含有上盖板1-1和阴极散热水腔1-2,所述上盖板1-1同心焊接在阴极散热水腔1-2上,所述进水嘴3和出水嘴4分别与阴极散热水腔1-2进行螺纹连接,分布在阴极散热水腔1-2的外缘上;所述阴极散热水腔1-2与阳极散热水腔8-3采用由内而外的双环流设计。
参见图1、图2、图3,所述陶瓷管座包含阳极法兰5、瓷环6、阳极密封圈7、阳极电极8、门极引线管9、阳极进水嘴10和阳极出水嘴11,所述阳极法兰5、瓷环6和阳极密封圈7自上至下叠合同心焊接,所述门极引线管9穿接于瓷环6的壳壁上,所述阳极电极8包含有矩形电极群8-2、下盖板8-1和阳极散热水腔8-3,所述矩形电极群8-2位于阳极散热水腔8-3的上方,所述下盖板8-1同心焊接在阳极散热水腔8-3下方,所述阳极进水嘴10和阳极出水嘴11分别与阳极散热水腔8-3进行螺纹连接,分布在阳极散热水腔8-3的外缘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赛英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赛英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61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长爬电距离的悬挂中心电极的绝缘套管
- 下一篇:具有稳定输出功率的LED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