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用行走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71247.X | 申请日: | 2013-08-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骆燕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7/032 | 分类号: | B62D57/03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戴中生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高新产***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辅助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汽车用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为现代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通常汽车于路面上能够顺畅行驶,然而当碰到暴雨路面积水情况时,一不小心就很容易造成汽车进水熄火,或者当碰到路面淤泥、凹凸不平等恶劣路况时,很容易发生底板蹭刮、车身深陷甚至翻车等问题。故而,在碰到上述路面问题时,单靠驾驶员驾驶技能而不借助辅助设备是很难顺利通过的。目前针对该问题都没有提出有效的辅助设备来解决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针对现有汽车使用中存在的所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用行走装置,结构简洁紧凑,操作简易方便,实现在特殊路况下采取行走方式顺利前行的作用。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汽车用行走装置,安装在汽车底盘的前后端位置处,包括前后端两两并排设置的四组行走机构,每组行走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组装的齿轮盘、上支臂、下支臂及底板;该齿轮盘固定组装在汽车底盘上,该齿轮盘的下表面与该上支臂的上端部间相互活动铰接构成第一铰接点,并且该二者间组装有驱动该上支臂绕该第一铰接点旋转活动的第一液压缸;所述上支臂的下端部与所述下支臂的上端部间相互活动铰接构成第二铰接点,并且该二者间组装有驱动该下支臂绕该第二铰接点旋转活动的第二液压缸;所述下支臂的下端部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间相互活动铰接构成第三铰接点,并且该二者间组装有驱动该下支臂绕该第三铰接点旋转活动的第三液压缸。
所述第一液压缸水平安装在所述齿轮盘下方,该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端和缸体端分别活动铰接在所述上支臂和所述齿轮盘上;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上支臂上,该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下支臂上的铰接片活动铰接;所述第三液压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下支臂上,该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底板上的铰接片活动铰接。
所述齿轮盘上组装有一可活动旋转的转盘,该转盘固定组装在汽车底盘上;所述齿轮盘旁配置有一齿轮驱动机构,该齿轮驱动机构包括与该齿轮盘相啮合的主齿轮和驱动该主齿轮旋转的电动单元。
所述齿轮盘的轮齿部分为只分布在该齿轮盘半圆周上的半圈齿条。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借助行走装置实现在困难路段(比如积水、凹凸路面)顺利通行作用。行走装置不使用时四组行走机构收折在汽车底盘内,每组行走机构的上支臂和下支臂呈水平伸展在齿轮盘与底板间。使用时,借由第一、第二、第三液压缸驱动,上支臂和下支臂下摆至底板接触地面,随着继续下摆,转而由汽车前后两两设置的四组底板支撑地面,由上支臂和下支臂站立支撑使汽车车身上升离开地面,之后四组行走结构各自的第一、第二液压缸适当配合动作,四组行走结构相互配合带动汽车实现行走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行走装置支撑汽车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行走装置支撑汽车的另一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行走装置展开时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行走装置展开时的另一角度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行走装置展开时的侧视图;
图6是本发明行走装置折叠时的侧视图;
图7是可编程控制器内部扫描的流程图;
图8是行走装置的手动控制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行走装置 2 转盘 21
齿轮盘 22 上支臂 23
下支臂 24 底板 25
第一液压缸 26 第二液压缸 27
第三液压缸 28 齿轮 29
车身 3 容置槽 31
沉槽 311 容置槽 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汽车用行走装置,如图1-6所示,安装在车身3底盘的前后端位置处,包括前后端两两设置的四组行走机构,前端和后端的两组行走机构各呈左右并排设置。如图3-6所示,每组行走机构包括从上至下依次组装的齿轮盘22、上支臂23、下支臂24及底板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泉州迪特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12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