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化住宅的墙体预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70896.8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0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盈;邱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市城阳区新世纪预制构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2/288 | 分类号: | E04C2/288;E04C2/5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化 住宅 墙体 预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木建筑领域的住宅工业化中墙体预制的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建筑行业在进行住宅建设时,大多采用整楼框架和墙体都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方式。这种建筑方式虽然在楼体强度上较以前采用砖混结构为好,但是会出现工期长、建筑进度慢,并且生产效率低下,耗费更多的建筑资源和人力成本;并且如果建筑质量不合格,进行返工时非常困难。
应用现代化建筑工业技术,以集中的先进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代理较为落后的建筑方式,建立设计的标准化、构建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住址管理科学化的生产体系,来解决大量的住宅建设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业化住宅的墙体预制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背景中的建筑行业存在的缺陷。
本发明所述的工业化住宅预制墙体由以下部分组成:混凝土内层、保温层、墙体外层、钢筋框架构造、预留管件、预留浇铸卡层、模具。
其制备方法如下:
1、根据涉及图纸将模具固定后,进行搭建钢筋框架构造,在将钢筋框架搭建好之后,进行预留管件的预埋;
2、待钢筋框架和预留管件在模具上搭建好之后,进行混凝土内层的浇铸,浇铸的混凝土标号按照设计图纸以国家标准进行混合;
3、混凝土内层初步凝固之后,进行保温层建设,保温层采用高密度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4、混凝土内层和保温层初步凝固后,进行墙体外层的浇铸,采用标准与混凝土内层一致。墙体浇铸完成以后静置,待完全凝固之后进行相关检测,合格的即可用于住宅建设。
5、该预制墙体在浇筑时,按照设计图纸,预留出与楼体承重框架之间的预留浇铸卡层,该卡层应与楼体上的卡层进行咬合并进行浇铸,已达到足够的密封程度和坚固程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所述的工业化住宅的墙体预制方法,对于住宅的工业化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建筑行业中采用的建筑方式还是较为落后的,住宅工业化的意义在于节能降耗,节省人力物力。并且未来可能实现类似汽车零部件通用的现象,使得建筑行业在工作中极高的提升效率。同时,对于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也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混凝土内层、2保温层、3墙体外层、4钢筋框架构造、5预留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带有窗户的墙体预制过程如下:
1、按照设计图纸的尺寸进行模具的建造,建造模具过程中应当预留出窗户的尺寸;
2、模具建造完成后,进行钢筋框架的搭建和预留管件的预埋,特别应注意预留安装窗户的卡槽;
3、模具平置,进行混凝土内层1的浇铸建设,浇铸完后添加保温层2;
4、待内层混凝土内层1和保温层2初步凝固,进行墙体外层3的浇铸;
5、在墙体制造过程完成后,将墙体静置,待完全干燥后,将模具撤除;
6、进行墙体安装时,首先将墙体与楼体承重框架上的预留卡层进行咬合,然后进行混凝土浇铸,使其达到标准强度。
本发明所述的预制方法,可以用于楼体除承重墙之外的其他墙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市城阳区新世纪预制构件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市城阳区新世纪预制构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08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