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家庭园艺种植用蔬菜花卉育苗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0467.0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286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虎 |
主分类号: | A01G9/20 | 分类号: | A01G9/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238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家庭 园艺 种植 蔬菜 花卉 育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现代农业,都市农业,阳台种植,阳台蔬菜,园艺或蔬菜栽培的自动化器具,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家庭园艺种植用蔬菜花卉育苗机。
背景技术
苗床是用于培育植物秧苗的小块土地, 适宜的苗床可以带来以下优势:①可使种子提早发芽,提高发芽率。②使出苗整齐,苗木生长健壮③苗木的抗旱抗寒抗病能力强④可用节省土地和人力。苗床分露天苗床和室内苗床,露天苗床于播种后稍加肥料,任其自然长育。这种方法,多用于春﹑夏﹑秋三季。室内苗床则分温床和冷床两种。用人工方法加温,促使秧苗较快生长的叫温床;只利用玻璃窗等设备来吸收太阳热能以保温的叫冷床。这两种室内育苗方法,多用于冬季及早春,不能实现四季均可育苗。
传统手工育苗操作简单,工序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效率低,依赖自然条件,育苗质量参差不齐,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自动育苗机逐步进行了人们的视野,但是其中的部分机械装置,自动化程度不高,仍然不能完全实现育苗自动化。
现有的育苗技术中所用的设备比较简单,一种是将育苗盘直接放置在特定的支架上,占地面积较大,位置不能移动,且采光效果不理想;另一种为组合框架式,占地面积小,但成苗后需要将框架打开,取出育苗盘,而且育苗盘不能移动,采光效果不好,影响成苗生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家庭园艺种植用蔬菜花卉育苗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利用温室空间,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育苗设备,在节省劳动力的同时提高育苗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家庭园艺种植用蔬菜花卉育苗机,主要包括:育苗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床两端上方设有补光灯架,在补光灯架之间设有补光灯,在补光灯下方设有喷灌装置,在育苗床上还设有控制器、水箱、营养液箱,所述喷灌装置、水箱、营养液箱分别与控制器连通,在育苗床上补光灯架上方设有密封罩。
所述苗床底部为由多个储物柜组成的密闭储物空间。
所述密封罩为双层结构,内部包括苗床床罩和可在苗床床罩内实现上下推拉的推拉罩,外层包括育苗床外罩和可在育苗床外罩内实现上下拉动的推拉罩。
所述推拉罩上设有推拉把手。
所述密封罩两端还设有通风换气孔。
所述喷灌装置为安装于苗床上方中间设有连接筋的矩形框架。
所述育苗床主要由苗床支架、设于苗床支架上的苗床和苗床支架底部的万向轮组成。
所述补光灯架为安装于育苗床两端的弧形梁。
所述补光灯为LED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将要准备培育苗子的种子播好种到穴盘或营养钵中,放入育苗车的苗床上,插上电源,设置控制器参数,控制器启动自动给苗床浇水、施肥、加温、当小苗生长出来后,会自动给补光和通风,保持育苗的最佳环境。该设备采用了气候控制系统,实现了浇水、施肥、加温、补光、通风自动化,克服了技术上的困扰。
本发明为全密闭式的育苗设备,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可以完全摆脱自然条件的制约,该设备广泛用于家庭蔬菜花卉种植, 解决了家庭蔬菜花卉种植育苗难的问题,使用简单方便,使得家庭种植变得方便实用,实现幼苗规模化、集约化、全年候、工业化优质育苗生产,具有:生态环保、低碳节能、无污染等优点,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上育苗床设计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本发明上补光灯设计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上喷灌装置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5:本发明结构原理示意图。
其中:1 苗床支架 2 苗床 3 万向轮 4 补光灯 5 补光灯架 6 喷灌装置 7 矩形框架 8 控制器 9 水箱 10 营养液箱 11 苗床床罩 12 推拉罩 13 小苗 14 育苗床外罩 15 通风换气孔 16 推拉罩 17 推拉把手 18 储物柜 19 抽屉 20 电源线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虎,未经李文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04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