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高球团矿比例的高炉炼铁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70461.3 | 申请日: | 2013-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8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叶斌;孙涛;李德友;闫东然;徐杨斌;王维;张付昌;周志雄;庞秋林;徐德强;柴强;王海玲;付林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5/00 | 分类号: | C21B5/00;C22B1/24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55004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高球 比例 高炉 炼铁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焦化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使用高球团矿比例的高炉炼铁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高炉炼铁时,球团矿入炉比例一般小于15%,个别钢铁企业炼铁的入炉球团矿达到30%比例,但是长期保持45%以上的高球团矿比例的高炉炼铁技术,现在还没有。国外炼铁技术中,球团矿有达到100%的入炉比例,但其球团矿是熔剂性球团,非酸性氧化球团矿,且其SiO2 含量在3.0%以下,与国内球团矿分属两种不同种类球团矿。
现有技术中高炉炼铁,因烧结矿原料不足,所以入炉矿石中球团矿比例需增大至40%以上。这种情况下,高炉在冶炼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憋风现象,且崩塌料、悬料增多,频繁出现管道行程(因高炉料柱透气性差而使炉内煤气流从局部透气性好的地方,在高炉内由下到上吹成一个通道),这使得生料未经充分预热和还原便落至炉底,导致高炉温度降低、热能利用性差,炉内上部经常结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生产工艺只能被迫降低球团矿的入炉比例(即在入炉总矿石中的质量含量)至35%以下,降低冶炼强度,炉况才能好转。所以,国内现有技术中的高炉炼铁工艺长期困扰于烧结紧张→提球团矿比例→炉况失常→降球团矿比例→烧结又紧张的恶性循环怪圈,炼铁高炉很难保持长时间的稳定运行,技术经济指标不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高球团矿比例的高炉炼铁工艺。本发明工艺简单,通过改善球团矿的组分含量和组织结构,加之调整高炉冶炼时的一些技术参数,使得高炉在冶炼球团矿质量含量高达45%以上的矿石时稳定运行,提高了企业效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使用高球团矿比例的高炉炼铁工艺,包括球团矿制备和高炉冶炼步骤,
第一步,制备球团矿:
将铁精矿、膨润土、含MgO的物料按一定比例混合使混合物中MgO含量大于2.5%,SiO2含量低于5.5%,Na2O与K2O的总含量小于0.1%、ZnO<0.05%;将配好的原料制成粒度为Φ8~14mm的生球,在不低于1150℃的温度下焙烧,所得球团矿强度达2200N以上;
第二步,高炉冶炼:将第一步所得球团矿质量含量为45%~55%的矿石放入高炉,布料、低硅冶炼,得生铁。
球团矿原料配料时,各原料的配比可按现有技术的配比混合,然后再向其中添加含MgO的物料,提高球团矿中MgO含量,并提高生料的粒度均匀性,改善其烧结后所得球团矿的组织结构,稳定了球团矿的质量,同时控制烧结总矿石中碱金属含量,降低其危害,达到提高入炉球团矿比例的目的。在高炉稳定运行的前提下,球团矿配加比例可以稳定在45%,最高可达到55%。
优选的,第一步中,配料时通过添加高镁粉、高镁矿或炼钢污泥中一种或几种调控原料中MgO含量。
镁源原料简单易得,通过增加球团矿中MgO含量,提高了球团矿的软化和熔融温度,抑制了球团矿的低温还原膨胀,改善了高炉块状带的透气性。
优选的,第一步中,焙烧所得的球团矿中,强度低于1000N的球团矿质量含量低于10%。
提高球团矿的强度,减少了球团矿在炉内的破碎率和粉化率,提高了料柱的透气性。
优选的,第二步中,高炉中布料时,外环矿石的α角为30°~35°,内环矿石的α角为23°~28°。
较现有技术中采用低比例球团矿高炉炼铁的布料技术,本发明提供的改进布料技术中外环矿石的α角减少2°,内环矿石的α角增大2°,避免了入炉总矿石中的球团矿比例提高后,由于球团矿的易滚动性而使入炉总矿石更多地布向高炉边缘和中心,堵塞正常的煤气流通道。
优选的,第二步中,高炉中布料时,焦丁与矿石的质量配比0.2~0.4%。上述工艺要求改善了高炉内矿石层的透气性,同时由于焦丁的加入阻止了球团矿的滚动,保证了矿石的精准布料。
优选的,第二步中,低硅冶炼时,高炉的风口面积为0.13~0.156m2,风口长度为280~450mm,风口向下倾斜角度为5°~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704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有机硅生产管式连续反应分离装置的教学平台
- 下一篇:阳台立体智能花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