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节电池供电系统的按键控制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9625.0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753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韩盈盈;吴凡;李长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M11/20 | 分类号: | H03M1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31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电 供电系统 按键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键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单节电池供电系统的按键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有很多低功耗的电子设备,如:触控笔、点读笔和一些遥控器等,这些电子设备的功耗都很低,完全可以采用单节1.5V的电池进行供电,采用单节电池供电可以缩小这些电子设备的体积,也可以使得电池的更换更为方便。但是这些电子设备中的主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都高于1.5V,多为1.8V、3.3V或5V等,这就要求电池在给主控制芯片供电的时候需要采用升压电路将电池电压转换为主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升压电路通常采用升压DC/DC芯片构成。
另外,这些电子设备在设计时为了提高使用者的操作方便性与提升其本身的美观度,其开关机按键多采用轻触回弹式按键取代了传统的拨动开关。如初按开机,再按关机等操作方式。
当将上述的单节电池供电电路与轻触回弹式按键相结合来控制电子设备时,电子设备将无法正常工作。因为电子设备的主控制芯片的工作电压高于单节电池的供电电压,主控制芯片所认定的高电平高于单节电池的电压,这会造成主控制芯片对按键动作的识别失效,即使按键已经按下,主控制芯片仍认为输入的是低电平而判断为按键没有按下,故使得电子设备无法正常关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节电池供电系统的按键控制系统,能够系统供电电压,正确识别按键状态,保证电子设备正常关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单节电池供电系统的按键控制系统,包括按键检测电路、按键电路、升压电路和单节电池,其中:
所述按键检测电路检测按键按下状态,主要由比较器和基准电源模块组成,基准电源模块提供基准电压,其输入端接系统供电端以接入系统供电电压,输出端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
所述升压电路将电池的电压升至系统供电电压,包括升压模块和电压反馈模块,所述升压模块的输入端接所述电池,使能端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输出端接系统供电端以输出系统供电电压,电压反馈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接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和反馈端;
所述按键电路将按键动作转化为电信号,主要由按键、上拉电阻和分压电路组成,所述按键、上拉电阻、分压电路的一端均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使能端,所述按键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池,所述上拉电阻另一端接系统使能电压,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
进一步的,所述基准电源模块包括两串联的参考电阻,两参考电阻的串联节点作为输出端连接比较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且一个参考电阻的另一端作为输入端接系统供电端,另一个参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比较器和基准电源模块集成在系统主控制芯片中。
进一步的,所述升压模块为一升压芯片,其上还设有开关管脚,所述开关管脚通过一储能电感连接至所述电池。
进一步的,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输入端滤波电容,所述输入端滤波电容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电压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储能电容,所述储能电容一端连接所述升压模块的电压输出端以及系统供电端,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升压电路还包括输出端滤波电容,所述输出端滤波电容一端连接在所述储能电容和系统供电端之间,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压反馈模块包括两串联的反馈电阻,两反馈电阻的串联节点作为输出端接所述升压模块的反馈端,且一个反馈电阻另一端作为输入端接升压模块的输出端,另一个反馈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分压电路包括两串联的分压电阻,两分压电阻的串联节点作为输出端连接比较器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且一个分压电阻的另一端作为输入端接升压芯片使能端,另一个分压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按键电路还包括消抖电容和滤波电容;所述消抖电容一端接所述按键连接升压模块使能端的一端,另一端接地;所述滤波电容一端接所述分压电路的输出端和比较器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歌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6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