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及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9499.9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2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赵静;林君;杜官峰;林婷婷;申茂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14 | 分类号: | G01V3/1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立文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核磁共振 地下水 探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冷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是由计算机(1)经主控单元(2)、发射机(3)与发射线圈(6)连接,主控单元(2)经接收机(4)与冷线圈探头(5)连接,计算机(1)与接收机(4)连接构成。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2)是由微处理器(8)分别连接发射控制单元(9)、电源控制单元(10)、采集控制单元(11)和信号放大调理控制单元(12);发射控制单元(9)、电源控制单元(10)、采集控制单元(11)和信号放大调理控制单元(12)分别与同步信号接口(13)连接构成。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发射机(3)是由同步信号接口(13)经程控高压电源(14)和大功率发射桥路(16)与发射线圈(6)连接,同步信号接口(13)经发射桥路驱动(15)、大功率发射桥路(16)和发射配谐电容与发射线圈(6)连接构成。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接收机(4)是由同步信号接口(13)经信号采集单元(18)、信号放大单元(19)、信号调理单元(20)和保护单元(21)与冷线圈探头(5)连接构成。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冷线圈探头(5)由外向内依次为外壳(22)、真空隔层(25)、液氮仓(26)和内胆(23)构成,线圈(24)和冷线圈匹配单元(29)置于液氮仓(26)内,并浸没在液氮中,在液氮仓(26)的侧壁设有液氮注入孔(27),在真空隔层(25)的侧壁设有抽真空孔(28)。
6.一种冷线圈核磁共振地下水探测装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选择测点,铺设发射线圈(6),并将其与发射机(3)连接;
b、铺设冷线圈探头(5),注入液氮,并将其与接收机(4)连接;
c、计算机(1)通过串口总线与主控单元(2)和接收机(4)连接,主控单元(2)通过同步信号线分别与发射机(3)和接收机(4)连接;
d、计算机(1)通过主控单元(2)控制发射机(3)与接收机(4)工作,由主控单元(2)控制发射机(3)产生测点所在地拉莫尔频率交流激发脉冲,对测点进行激发;冷线圈探头(5)接收测点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经接收机(4)调理放大,经信号采集单元(18)进行模数转换,信号采集单元(18)将采集的数据经通讯接口(7)发送至计算机(1);
e、计算机(1)发送工作开始指令,经主控单元(2)识别,电源控制单元(10)对发射机(3)进行充电后由发射控制单元(9)对发射机(3)进行放电发射;
f、发射进行时,程控高压电源(14)向大功率发射桥路(16)供电,经发射配谐电容(17)与发射线圈(6)形成发射电流,对测点激发;
g、由信号放大调理控制单元(12)对接收机(4)进行参数配置后由采集控制单元(11)对接收机(4)进行采集;
h、冷线圈探头(5)根据冷线圈匹配单元(28)的设置,捕捉纳伏级信号,并将信号传入接收机(4);
i、信号调理单元(20)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获得当地拉莫尔频率信号,并将信号传入信号放大单元(19),信号放大单元(19)对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使纳伏级信号放大至可采集程度,并将信号传入信号采集单元(18),信号采集单元(18)对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并将数据传至计算机(1);
j、计算机(1)将获得的核磁共振信号分析提取参数,并经反演后绘制出测点地下水分布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49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