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冷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9146.9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8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冯亦王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亦王 |
主分类号: | F25B45/00 | 分类号: | F25B45/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名诚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3 | 代理人: | 熊强强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冷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空调器维修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冷媒机。
背景技术
现在维修汽车空调所使用的冷媒回收、充注、系统抽真空、加压检漏机,必需使用两台压缩机,分别设立两套管道。冷媒回收使用一台压缩机和一套回收管道。而制冷系统抽真空、加压检漏又使用一台压缩机和一套抽真空、加压检漏的管道,造成结构复杂,操作繁杂,故障率高,制造成本高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冷媒回收、充注冷媒、系统抽真空、系统加压检漏的多功能冷媒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冷媒机,包括机壳和压缩机,还包括冷媒回收设备、抽真空设备、加压检漏设备、充注冷媒设备和排油设备。
所述冷媒回收设备包括回收输入电磁阀、回收输出电磁阀、过滤器16、分油器、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冷凝器和贮液瓶,所述冷媒回收设备与所述压缩机连接形成冷媒回收管路,所述冷媒回收设备还包括第一外接管,第一外接管内端与冷媒回收管路连接,第一外接管外端伸出机壳。
所述抽真空设备包括抽真空手阀和排气电磁阀,所述抽真空设备与所述冷媒回收设备共用压缩机、第一外接管形成抽真空管路,所述抽真空设备还包括排气用的第二外接管,第二外接管内端与抽真空管路连接,第二外接管外端伸出机壳。
所述加压检漏设备包括加压输入电磁阀、加压输出电磁阀、第三单向阀和加压手阀,所述加压检漏设备与所述冷媒回收设备共用压缩机、第一外接管形成加压检漏管路,所述加压检漏设备还包括进气用的第三外接管,第三外接管内端与加压检漏管路连接,第三外接管外端伸出机壳。
所述充注冷媒设备包括充注手阀,所述贮液瓶与所述充注手阀连接,所述充注冷媒设备与所述冷媒回收设备共用第一外接管形成充注冷媒管路。
所述排油设备包括回气电磁阀、排气电磁阀和接油瓶,所述排油设备与所述冷媒回收设备共用压缩机、分油器形成排油管路。
本发明还可以作以下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外接管上还设有截止阀。
所述分油器的底部设有排油孔,分油器通过排油孔与排油电磁阀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内部多个设备共用一个压缩机,共用一套管道,并控制管道上的常闭型电磁阀和手阀的开闭,使气体或者液体在管路内改变流动方向从而实现冷媒机的回收冷媒、加压检漏、系统抽真空、充注冷媒、排除污油等多个功能,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多次连接或拆卸连接管,维修操作简单易行, 维修时间短,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冷媒机,包括机壳和压缩机1,还包括冷媒回收设备、抽真空设备、加压检漏设备、充注冷媒设备和排油设备。
所述冷媒回收设备包括回收输入电磁阀2、回收输出电磁阀3、过滤器16、分油器10、第一单向阀24、第二单向阀23、冷凝器11和贮液瓶15,所述冷媒回收设备与所述压缩机1连接形成冷媒回收管路,所述冷媒回收设备还包括第一外接管17,过滤器进口与第一外接管17的内端连接,第一外接管17的外端伸出机壳。
所述抽真空设备包括抽真空手阀12和排气电磁阀6,所述抽真空设备与所述冷媒回收设备共用压缩机1、第一外接管17形成抽真空管路,所述抽真空设备还包括排气用的第二外接管19,所述排气电磁阀一端与第二外接管内端连接,第二外接管外端伸出机壳。
所述加压检漏设备包括加压输入电磁阀4、加压输出电磁阀7、第三单向阀22和加压手阀13,加压手阀13与所述冷媒回收设备共用压缩机、第一外接管形成加压检漏管路,所述加压检漏设备还包括进气用的第三外接管18,所述加压输入电磁阀4与第三外接管内端连接,第三外接管外端伸出机壳。
所述充注冷媒设备包括充注手阀14,所述贮液瓶15底部设有充注孔,充注孔与所述充注手阀14的一端连接,充注手阀14与所述冷媒回收设备共用第一外接管形成充注冷媒管路。
所述排油设备包括回气电磁阀5、排油电磁阀25和接油瓶26,所述排油设备与所述冷媒回水管路共用压缩机1、分油器10形成排油管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亦王,未经冯亦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91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管的淬火方法
- 下一篇:综合回收钴铜合金中钴、铜、铁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