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闲稻田改种马铃薯专用控释复混肥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8948.8 | 申请日: | 2013-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86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颜笑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颜笑天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199 江苏省淮安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改种 马铃薯 专用 控释 复混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闲稻田改种马铃薯专用控释复混肥,尤其是涉及一种由氮、 磷、钾肥混配而成并包有可以控制养分释放速度包膜的马铃薯冬闲稻田专用控释复混肥。
背景技术
马铃薯适应性强,产量高,是世界上四大粮食作物之一。我国南方地区稻 作区在收割水稻后,大量的冬闲田处于闲置状态,特别适合发展马铃薯生产, 因此近年来马铃薯播种面积迅速扩大。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十分严格,生长过程中存在地上茎叶部分和地下薯块部分的相关性,地上茎叶部分的生长是形成产量的基础,如果地上茎叶部分生长不足,就会导致地下部分的薯块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而地上部分的茎叶如果生长过旺,就会与地下部分的薯块争夺养分。
因此,马铃薯栽培过程中必需根据两者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不同需求特性,在不同生长阶段进行合理施肥,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这对施肥技术提 出了严格的要求。此外,目前马铃薯生产中大面积应用地膜覆盖栽培,这虽然 对提高地温,提早上市,减少杂草危害,提高产量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 由于地膜覆盖给后期追肥带来了困难,因此生产者一般都是在盖膜前将肥料一 次性施入,以后不再追肥,这就很容易造成作物生长过程中前期养分过多,后期养分不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一次性施入,无需再施追肥,又可满足马铃 薯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不同需求,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施肥用工的闲稻田改种马铃薯专用控释复混肥。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1)所述复混肥组分与配比氮、磷、钾肥的配比为: N∶P2O5∶K2O=2~3∶1~1.5∶4~5;所述氮肥首选尿素(含N 46%),磷肥首选 磷铵(含P2O5 44%,含N 11%)和普钙(含P2O5 16%),钾肥首选硫酸钾(含 K2O 55%);其它为包膜材料(选用海泡石、西玛石),为复混肥总重量的12~18wt%; (2)所述复混肥养分释放速度:在播种90~100天内释放70%的氮、30%的磷和 30%的钾,此后的30天内释放30%的氮、70%的磷和70%的钾。制备方法为: 将所述配方的固体肥料分别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后,将不同的肥料分别包裹成所述不同释放速度的包膜肥颗粒,再将它们混合均匀,即得。
本发明将控释肥技术与马铃薯的需肥特性相结合,可以满足马铃薯不同生 长发育阶段对不同肥料的需求,无需再施追肥,至少提高肥料利用率15%,减少 施肥用工至少5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称取尿素(含N 46%)200kg、磷铵(含P2O5 44%,含N 11%)50kg、 普钙(含P2O5 16%)200kg、硫酸钾(含K2O 55%)400kg,包膜材料海泡石 110kg、西玛石40kg,将上述固体肥料分别粉碎、造粒、干燥、筛分后,按照 公知的包膜技术,分别包裹成以下释放速度的包膜肥颗粒:在播种90~100天 内释放70%的氮、30%的磷和30%的钾,此后的30天内释放30%的氮、70% 的磷和70%的钾;再将它们混合均匀,即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颜笑天,未经颜笑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9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