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珩磨油石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8302.X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38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沈浩;陈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鸿宁珩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8 | 分类号: | B24B3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顺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1203 | 代理人: | 沈履君 |
地址: | 201713 上海市青浦区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结合剂,具体涉及一种珩磨油石。
背景技术
珩磨是铸造、浇注、钻削、镗削或铰削之后的一种精加工工艺,在最近的十几年内珩磨已发展成为一种去除量大、切削效率高的内孔精加工工艺。
珩磨为各种应用场所提供许多解决方案。最常用的珩磨工艺就是采用珩磨油石。把油石插入管状的芯轴中,芯轴中有一个楔子和油石座上的楔子相配套。当芯轴旋转时,表面速度达到60-90m/min。为了能进行轴向运动,工件或工具需进行冲程运动。油石在相对于工件内孔运动时形成螺旋式的交叉网纹,交叉网纹的角度取决于主轴转速和冲程速度。旋转和冲程运动过程中楔子运动推动油石运动,进而切削工件。珩磨油石有磨粒和粘结剂组成。磨粒类型主要包括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碳化硅和氧化铝。粘结剂类型主要包括金属基体、陶瓷基体和树脂基体。有时也可采用其他的磨粒和粘结剂(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年第9期,92-94)。
目前汽车齿轮的内孔加工全部采用进口珩磨机,其对珩磨油石要求高,要求油石的整体磨损均匀,寿命长,发热少,国产油石难以满足上述要求,珩磨油石主要依赖于进口,造价高,因此,本领域尚需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磨削锋利、自锐性好、使用寿命长的珩磨油石,代替价格高昂的进口油石,填补国内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珩磨油石,磨削锋利、自锐性好、使用寿命长,可以代替价格高昂的进口油石,填补国内空白。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珩磨油石,以所述珩磨油石的总重量计,所述珩磨油石包含具有以下重量含量的组分:
银 3-10wt%;
钴粉 15-30wt%;
锡 3-20wt%;
余量为铜锡合金粉。金刚石体积比为50%-100%。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例,所述铜锡合金粉为Cu80Sn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例,以所述珩磨油石的总重量计,所述珩磨油石包含具有以下重量含量的组分:
银 3-7wt%;
钴粉 23-28wt%;
锡 5-8wt%;
余量为铜锡合金粉。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例,所述珩磨油石包含63wt%铜锡合金粉、5wt%银、25wt%钴粉和7wt%锡。
根据本发明,所述铜锡合金粉的的纯度≥99.8%,粒度为100-300目。所述铜锡合金粉为土黄色,成型性好,可烧结性好,烧结温度低。较佳地,所述铜锡合金粉为Cu80Sn20,粒度为200目。
根据本发明,所述银的纯度≥99.5%,粒度为100-300目。所述银光亮白色,可明显提高胎体的韧性,抗弯强度,还能降低结合剂的烧结条件。较佳地,所述银的粒度为200目。
根据本发明,所述锡的纯度≥99.8%,粒度为100-300目。所述锡可改善可烧结性,改善磨损性能和降低变形性。所述锡为青灰色。较佳地,所述锡的粒度为200目。
根据本发明,所述钴粉的纯度≥99.9%,粒度为100-300目。所述钴粉可以在不改变磨削效率的情况下增加油石的使用寿命。较佳地,所述锡的粒度为200目。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第一方面所述的珩磨油石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所述铜锡合金粉、银、钴粉、锡和金刚石充分混合得到混合物,各组分的重量含量如第一方面所述;
b)将步骤a)制得的混合物装入模具进行真空压制,真空度为1×10-3-1×10-6Pa,压制温度为590-650℃,压制时间为5-10分钟,压制压力为48-100MPa;
c)对经所述步骤b)压制后的混合物进行烧结,烧结温度为500-680℃,再保温6-10分钟得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珩磨油石。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例,以所述珩磨油石的总重量计,加入3-10wt%银、15-30wt%钴粉和3-20wt%锡,余量为铜锡合金粉。较佳地,所述铜锡合金粉为Cu80Sn20。
根据本发明的一优选例,以所述珩磨油石的总重量计,加入3-7wt%银、23-28wt%钴粉和5-8wt%锡,余量为铜锡合金粉。较佳地,所述铜锡合金粉为Cu80Sn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鸿宁珩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鸿宁珩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8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