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淡化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6881.4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63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隅仓岬;大西真人;荒户利昭;阴山晃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78;C02F1/44;C02F103/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淡化 系统 | ||
1.水淡化系统,其是采用反渗透膜,用于从盐水得到淡水的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水淡化系统具有:
在上述反渗透膜的上游侧配置的、对上述盐水实施氧化处理的氧化处理装置、
在上述氧化处理装置与上述反渗透膜之间配置的、保持消化有机物的生物的生物处理槽、以及
控制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以使通过生物容易分解的有机物的浓度即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在上述生物处理槽的下游侧,比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上游侧低。
2.按照权利要求1记载的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上述生物处理槽的下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与设定在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上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以下的第1阈值进行比较,上述生物处理槽的下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处于上述第1阈值以上时,上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抑制在上述氧化处理装置实施的氧化处理。
3.按照权利要求1记载的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下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与设定比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上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高的第2阈值进行比较,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下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处于上述第2阈值以上时,上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抑制在上述氧化处理装置中实施的氧化处理。
4.按照权利要求3记载的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下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与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上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进行比较,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下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比上述氧化处理装置的上游侧的生物易分解性有机物浓度低时,上述控制装置进行控制,促进上述氧化处理装置实施的氧化处理。
5.按照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的任何一项记载的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水淡化系统具有:上述生物处理槽的上游侧配置的、通过向上述盐水注入含氧气体而发生的气泡,分离除去上述盐水中悬浮物的悬浮分离装置;或上述生物处理槽内配置的、以上述盐水作为液滴,供给上述生物处理槽内的上述生物的散水装置。
6.按照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何一项记载的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氧化处理装置具有往上述盐水中注入氧化剂的氧化剂注入部,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氧化剂的注入率。
7.按照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的任何一项记载的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氧化处理装置具有向上述盐水照射紫外线的紫外线照射部,上述控制装置控制上述紫外线的照射量。
8.按照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的任何一项记载的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水淡化系统具有还原剂注入装置,该还原剂注入装置具有在上述氧化处理装置与上述反渗透膜之间设置的用于向上述盐水注入还原剂的还原剂注入口。
9.按照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的任何一项记载的水淡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水淡化系统具有:上述生物处理槽的上游侧配置的、通过向上述盐水注入含氧气体而发生的气泡,分离除去上述盐水中的悬浮物的悬浮分离装置;上述氧化处理装置与上述悬浮分离装置之间、上述悬浮分离装置与上述生物处理槽之间、及上述生物处理槽与上述反渗透膜之间的至少2处设置的具有向上述盐水注入还原剂的多个还原剂注入口的还原剂注入装置;上述还原剂注入装置可以切换上述多个还原剂注入口中的送入上述还原剂的还原剂注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8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