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弹性止液阀的输液泵蠕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6834.X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154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肖进;罗玲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肖进;罗玲丽 |
主分类号: | A61M5/152 | 分类号: | A61M5/152;A61M3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弹性 止液阀 输液 蠕动 装置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输液泵,尤其是一种具有弹性止液阀的输液泵蠕动装置。
背景技术
医用输液泵常用于将药物或者药剂注入患者体内。一种常见的输液泵蠕动装置通过前止液阀片、后止液阀片和挤压块按一定时序挤压卡在挤压挡板中间的弹性输液管,最终完成输液。前、后止液阀片在压紧行程的最大位置必须牢牢压住输液管,防止出现漏液。由于不同的输液管路壁厚有差异,为了避免漏液或者顶死,很多床边输液泵采用弹性挤压挡板来补偿管壁厚度的差异。而便携式输液泵由于受空间尺寸的限制往往不能放入这种弹性挤压挡板机构。所以目前的便携式输液泵都只能使用壁厚尺寸精准的专用输液管或专用耗材。但是,由于加工、装配精度的偏差或者使用过程中的磨损也有可能会在输液过程中发生止液阀片与挤压挡板之间间隙过大的情况,从而导致非预期的漏液,给患者造成风险。近年来由此原因曾发生过便携式输液泵的产品召回。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输液泵刚性止液阀片可能造成漏液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弹性止液阀的输液泵蠕动装置,该装置的弹性止液阀能够补偿止液阀片与挤压挡板之间的间隙偏差,提供足够的压紧力,避免由于加工、装配的精度偏差以及磨损造成的漏液。采用该蠕动装置的便携式输液泵还能使用不同壁厚的输液管路,使得常规输液管也可以用于便携式输液泵,降低了使用成本,扩展了便携式输液泵的应用范围。另外,与床边输液泵采用的弹性挤压挡板相比,该具有弹性止液阀的输液泵蠕动装置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弹性止液阀的输液泵蠕动装置,所述的蠕动装置由曲轴、前止液阀、挤压块、后止液阀、挤压挡板组成。所述的前、后止液阀结构相同,由顶头、止液弹簧、压片组成。所述的顶头带有卡扣结构,通过该卡扣与所述的压片扣合,并且将所述的止液弹簧夹在顶头和压片中间。所述的压片上部有方形盲孔,通过盲孔的四个内侧表面与所述的顶头外侧表面相互配合导向,将顶头下部套合在盲孔里面。所述的止液弹簧安装时被压缩,产生一定的预紧力。
使用时弹性输液管安装于前止液阀、挤压块、后止液阀和挤压挡板之间。输液时前止液阀片、后止液阀片和挤压块由曲轴驱动,按一定时序挤压卡在挤压挡板中间的弹性输液管。弹性止液阀向下压紧到最大位置时,会被挤压挡板通过弹性输液管顶住,止液弹簧被压缩一定距离,此时弹簧弹力可以保证弹性输液管被压紧。
当安装尺寸偏差导致曲轴与挤压挡板之间的距离变大或者磨损时,在弹性止液阀向下压紧到最大位置处止液弹簧弹起一定量补偿相应的距离变化。此时弹簧弹力仍然可以保证弹性输液管被压紧。
当安装尺寸偏差导致曲轴与挤压挡板之间的距离变小时,在弹性止液阀向下压紧到最大位置处止液弹簧被进一步压缩一定量补偿相应的距离变化。此时弹簧弹力仍然可以保证弹性输液管被压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避免在输液过程中由于加工、装配的精度偏差以及磨损造成的漏液。采用该蠕动装置的便携式输液泵还能使用不同壁厚的输液管路,使得常规输液管也可以用于便携式输液泵,降低了使用成本,扩展了便携式输液泵的应用范围。另外,与床边输液泵采用的弹性挤压挡板机构相比,该具有弹性止液阀的输液泵蠕动装置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安装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具有弹性止液阀的输液泵蠕动装置构造图。
图2是弹性止液阀一个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3是压片的一个实施例的构造图
图中1.曲轴,2.前弹性止液阀,3.弹性输液管,4.挤压挡板,5.后弹性止液阀,6.挤压块,7.顶头,8.卡扣,9.止液弹簧,10.压片,11.方形盲孔,12.内侧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弹性输液管(3)安装于前弹性止液阀(2)、挤压块(6)、后弹性止液阀(7)和挤压挡板(4)之间。曲轴(1)分别与前弹性止液阀(2)、挤压块(6)、后弹性止液阀(7)相切配合。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顶头(7)带有卡扣(8),通过卡扣(8)与压片(10)扣合,并且将止液弹簧(9)夹在顶头(7)和压片(10)中间。压片(10)上部有方形盲孔(11),通过方形盲孔(11)的四个内侧表面(12)与顶头(7)外侧表面相互配合导向,将顶头下部套合在方形盲孔(11)里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肖进;罗玲丽,未经肖进;罗玲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83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