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晃动拾能同步发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6569.5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421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海 |
主分类号: | F03G7/08 | 分类号: | F03G7/08;F03B13/14;F03D9/00;F03D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96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晃动 同步 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新型发电机,是真对环境中动能与势能交互存在的晃动(振动)能量即时拾取同步转换成电能而设计的特殊发电机。
背景技术
之前普遍使用的旋转发电机、直线发电机等机械能转换电能装置,都是由拾能与转换分离的两部分机械联合完成,这种模式存在中间机械连接消耗问题。当面对微小机械能或不连续机械能的转换时因启动消耗往往不能实现运转。风能、波浪能等自然能源分布密度小在转换电能方面目前都使用超大机械结构的拾能装置带动发电机完成,能量总利用率很低、能量微小的时候根本无法启动发电系统,波浪发电至今因成本问题不能商品化使用。类似于风吹树摇动、水激船摇动中大量的自然能源更是不能被转换利用,问题之一就是缺少一种晃动发电机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设计一种晃动拾能同步发电机,将各种晃动能量转换成电能为我们所用。
本发明的任务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由拾能陀螺、换能台、输出线圈、外壳、限位附件组成晃动拾能同步发电机。拾能陀螺携带永久磁场置于换能台上、其尖部在换能台的表面中心位置,换能台与拾能陀螺之间无任何固定机械连接、换能台固定安装在外壳中,输出线圈镶嵌于换能台内部、线圈两端穿过外壳向外输出电能,限位附件限定拾能陀螺自由运动空间,当晃动拾能同步发电机受到外部环境晃动能量的影响时拾能陀螺获得动能在换能台上自由滚动、滚动的拾能陀螺带动磁场变化引发换能台与输出线圈内的磁场发生变化而完成将晃动能量转化为电能。
拾能陀螺是由硬磁材料与隔磁材料按换能磁场分布要求组成的圆锥形复合体,锥度约等于两倍地球自转倾角,锥尖部为球面状、锥底边缘略凸出于锥面,拾能陀螺与换能台的接触始终保持两个点位以此减少机械损耗、增大换能效率。换能台是由软磁材料与隔磁材料按换能磁场分布要求组成的圆台,圆台边缘均匀分布有镶嵌输出线圈的内置槽孔。
本发明因为拾能与换能同体同步故可以设计成标准模块,采用积木组合方式满足任意功率需求,用于波浪发电、风能发电、物联网终端、传感器、节能拾取装置、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水雷遥控等国防工程中。积木组合满足功率需求更利于标准化、商品化生产。
在风能利用方面不再需要一个大风车,完全可以利用大树已经截获了风能在摇晃的事实,将本发明的标准模块置于树梢上实现将风能转换成电能的目标。制造树梢鸟巢模式的风力发电装置还可以解决类似农业物理捕虫(紫外光捕虫)的分散式电能需求问题,减少农药残留促进无公害农业发展,捍卫我们的餐桌。
在波浪能利用方面实现海浪发电商品化。海浪发电商品化的最大障碍就是成本问题,成本的构成不仅是一次性机械装置庞大、安装定位难度大、防腐蚀成本大,还有输电利用的成本等等。海浪发电的利用目前只有靠财政补贴的示范模式和不计成本的航标灯模式。如果采用本发明完全是另外一种景况,将本发明置于船上就可以为万千鱼船解决基本照明和海水淡化需要电能的问题,停泊时需要照明等事项没有必要开着燃油发动机机带动发电机了……。
物联网时代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模式,物联网户外终端的电源问题、传感器信号发送都可以使用本发明将各种晃动自然能源转换成电能来解决。节能需要微小能量的拾取与转换、机器人运动控制系统同样需要各种微小换能装置,这些领域本发明都可以发挥作用。
实现本发明首先将单机标准化、模块化,输出功率数十瓦的晃动拾能同步发电机做为基本模块。单机在零散分布自然能利用方面使用需求很大,无论是树梢鸟巢风力发电用于无公害农业还是鱼船晃动发电照明与海水淡化都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将若干相同模块码放在一起通过电气连接实现规模大功率系统,利用波浪能等大规模发电更有前途。对于海岛开发、岛礁利用、捍卫海洋国土本发明都有用武之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海,未经李林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656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