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性的检测板及其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4878.9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洁;章晖;黄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113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冬氨酸 脱羧酶 活性 检测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性的检测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L-丙氨酸属于脂肪族的非极性氨基酸,其在医药和食品领域有广泛应用,在医药领域,L-丙氨酸可作为多种医药的合成中间体,如用于合成氨基酸输液,在食品领域,L-丙氨酸可用于清凉饮料、合成酒以及其他食品的调味品。目前,L-丙氨酸的工业生产以生物酶法为主,即利用工程菌株产生的L-天冬氨酸-β-脱羧酶催化L-天冬氨酸脱羧生成L-丙氨酸,在生产过程中工程菌株的产酶能力及酶的活性判断至关重要,采用快速、直观、灵敏的酶活测定方法一方面可以降低检测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帮助生产者在较短时间内判定酶活性,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以保证生产的质量及效率。目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酶活的检测方法有检压法、酶法、高效液相法及茚三酮显色法等,上述检测方法均成本高,且需要较高的实验室条件与特定的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满足工业生产需求。
中国杂志《药物生物技术》1996年第3卷第2期第105-108页中公开了一种名称为“氧化显色法测定L-天冬氨酸-β-脱羧酶酶活力”的文献资料,其中介绍到储瑞蔼、吕炜峰等人采用氧化显色法测定L-天冬氨酸-β-脱羧酶酶活力,具体测定原理为:先将L-丙氨酸在酸性条件下被亚硝酸钠氧化成乳酸,再用浓硫酸将乳酸氧化成乙醛,乙醛能与对羟基联苯结合生成蓝紫色化合物,且在波长为576.8nm处有最大吸收,上述方法是通过检测L-丙氨酸的含量得到L-天冬氨酸-β-脱羧酶酶活,该方法使用的仪器设备比较简单,但是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同时检测步骤繁琐,检测耗费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快速、直观、灵敏的检测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性的检测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性的检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板为琼脂板,琼脂板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琼脂板的原料组分包括琼脂粉、L-天冬氨酸和酸碱指示剂。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性的检测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琼脂粉、L-天冬氨酸、酸碱指示剂和水溶剂混合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8~6.8;
b)将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溶解,然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所述模具的腔体底面和/或模具的盖体的内侧板面设置有凸块;
c)脱模,即得琼脂板。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公开了一种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性的检测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琼脂粉、L-天冬氨酸、酸碱指示剂和水溶剂混合后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至5.8~6.8;
b)将上述混合溶液加热至溶解,然后倒入模具中冷却凝固;
c)脱模,即得琼脂板;
d)在琼脂板的至少一个板面上开设盲孔。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L-天冬氨酸-β-脱羧酶使L-天冬氨酸脱羧生成丙氨酸过程中的pH变化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的原理,向琼脂板的盲孔中注入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液,然后将琼脂板放入30~35℃的恒温培养箱中,定时观察盲孔周围的颜色,根据变色区域的颜色深度、面积大小以及变色时间即可直观判断酶的活性,采用本发明所述的琼脂板检测L-天冬氨酸-β-脱羧酶活性具有方便快捷、灵敏度高的特性,且检测过程无需借助任何试剂、仪器,适合在工业生产中特别是在生产现场快速估测L-天冬氨酸-β-脱羧酶的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琼脂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琼脂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琼脂板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1~3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恒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487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