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屏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64848.8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77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崔镕锡;张元荣;全吉敏;秦荣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3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屏 面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触摸屏面板,其包括:
窗口板;
在所述窗口板的一面的非显示部上形成的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和
在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上形成的非导电性遮蔽图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窗口板由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形成:玻璃、聚醚砜(PES)、聚丙烯酸酯(PAR)、聚醚酰亚胺(PE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硫醚(PPS)、聚烯丙酯、聚酰亚胺、聚碳酸酯(PC)、三乙酸纤维素(TAC)和乙酸-丙酸纤维素(CA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和非导电性遮蔽图案的总厚度范围为1至1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和非导电性遮蔽图案之间的厚度比的范围为1:0.1至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非导电性遮蔽图案的透光率为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的透光率的0.1至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屏面板,其中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和非导电性遮蔽图案彼此独立地通过胶版印刷或光刻法形成。
7.一种触摸屏面板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通过胶版印刷或光刻法在窗口板的一面的非显示部上形成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和
通过胶版印刷或光刻法在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上形成非导电性遮蔽图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胶版印刷形成的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使用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形成用组合物来提供,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形成用组合物包括着色剂、粘结剂树脂、可聚合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和溶剂。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光刻法形成的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使用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形成用组合物来提供,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形成用组合物包括着色剂、碱溶性树脂、可聚合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和溶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胶版印刷形成的所述非导电性遮蔽图案使用非导电性遮蔽图案形成用组合物来提供,所述非导电性遮蔽图案形成用组合物包括遮蔽剂、粘结剂树脂、可聚合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和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光刻法形成的所述非导电性遮蔽图案使用非导电性遮蔽图案形成用组合物来提供,所述非导电性遮蔽图案形成用组合物包括遮蔽剂、碱溶性树脂、可聚合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和溶剂。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非导电性着色图案形成用组合物和非导电性遮蔽图案形成用组合物分别具有1至30cps的粘度。
13.根据权利要求7-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
在具有其上形成的所述非导电性图案的所述窗口板上形成导电性电极图案层;
在与所述导电性电极图案层中的非显示部相对应的区域上形成电极图案;
在具有导电性(透明)电极图案层和其上形成的所述电极图案的所述窗口板上形成防爆膜;和
将印刷电路板的端子连接至所述电极图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导电性电极图案层和所述电极图案独立地由选自由以下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形成: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氧化铟锌锡(IZTO)、氧化镉锡(CTO)、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PEDOT)、碳纳米管(CNT)和金属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484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