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自动扶梯的梯级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4350.1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8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平利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江骏达电梯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23/12 | 分类号: | B66B23/1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纪昌 |
地址: | 2152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自动扶梯 梯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扶梯的梯级,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用于旋转式的自动扶梯的梯级,属于电梯装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自动扶梯是一种以运输带方式运送行人的运输工具。自动扶梯一般是斜置的。行人在扶梯的一端站上自动行走的梯级,便会自动被带到扶梯的另一端,途中梯级会一路保持水平。枎梯在两旁设有跟梯级同步移动的扶手,供使用者扶握。电动扶梯可以是永远向一个方向行走,但多数都可以根据时间、人流等需要,由管理人员控制行走方向。
自动扶梯比起间歇工作的电梯具有如下优点:(1)输送能力大;(2)人流均匀,能连续运送人员;(3)停车时,可作普通楼梯使用。
近年各地自动扶梯事故呈上升趋势,近年我国各地扶梯事故为上升趋势,虽自动扶梯事故死亡率较电梯低,但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当事人产生的伤害非常严重,据香港消费者协会统计,2006年发生扶梯事故1092宗,比2003年的600宗增长82%,而同期香港机电服务署统计的在用自动扶梯台数只增长17.9%(由5749台增加到6778台)。美国电梯事故率约为每年每千台1宗,如加利福尼亚有电梯7万台,每年事故约50~100宗,其中多数是扶梯小事故。
对于自动扶梯,梯级是一种供乘客站立的特殊结构形式的四轮小车。如图所示,由梯级踏板、梯级踢板、梯级支架、主轴、梯级主轮、惰轮及梯级支承板组成。
传统的自动扶梯上使用的梯级主要是用于直道上运行的手扶电梯的,随便人们对建筑物及其附属建筑的美观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很多建筑物内采用了旋转式的电梯,但是传统的梯级无法在这样的旋转式电梯上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旋转方向运行的自动扶梯上使用的梯级,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旋转式自动扶梯的梯级,包括有前梯级和后梯级,其特征在于:前梯级的一条边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杆,在后梯级的一条边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槽,弧形杆与弧形槽相配合地嵌套;弧形杆向中间方向弯曲。
采用这样的结构,梯形在旋转的扶梯上需要改变方向时,弧形杆和弧形槽会发生相对运动,以适应不同的弯道,使得其可以改变方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前梯级上设置有盖板,盖板至少覆盖在前梯级与后梯级相间的位置。由于设置有这样的盖板,可以挡住前梯级与后梯级中间的间隔位置,进一步地提高了安全性,防止乘客踩住中间的位置而摔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盖板覆盖往后梯级的全部面积。这样可以使乘客踩在盖板上时,不会因为同时踩住了盖板和后梯级上,而在扶梯转向时因为盖板和后梯级的相对运动而出现摔倒的情况。由于在上电梯时,就将整个脚掌踩于盖板上,因此盖板与后梯级的相对运动不会影响到乘客。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盖板与后梯级之间设置有支撑件。为了保持盖板的稳定,最好加入支撑件,以对盖板进行有效的支撑。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支撑件是滚轮。滚轮可以使盖板与后梯级之间的相对运动更加自如。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弧形杆上套有弹簧。可以使前梯级与后梯级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后能够回复到原先的位置,并能减小震动。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电梯梯级适用于旋转式的自动扶梯,结构简单,在转向时可以平稳地控制方向,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的梯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的梯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的梯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中的梯级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前梯级,2是后梯级,3是弧形杆,4是弧形槽,5是盖板,6是弹簧,7是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旋转式自动扶梯的梯级,包括有前梯级1和后梯级2,前梯级1的一条边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杆3,在后梯级2的一条边的两端设置有弧形槽4,弧形杆3与弧形槽4相配合地嵌套;弧形杆3向中间方向弯曲。
采用这样的结构,梯级在旋转的扶梯上需要改变方向时,弧形杆3和弧形槽4会发生相对运动,以适应不同的弯道,使得其可以改变方向。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江骏达电梯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吴江骏达电梯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43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