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不锈钢转炉底吹供气的方法及其不锈钢转炉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4020.2 | 申请日: | 2013-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13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鑫淼;陈景锋;郭晓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8 | 分类号: | C21C5/48;C21C5/30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王思俊 |
地址: | 030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锈钢 转炉 供气 方法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转炉底吹供气的方法及其不锈钢转炉底。
背景技术
不锈钢转炉K-OBM-S为顶底复吹转炉炉底,底枪采用双层套管,具有能耗低、脱碳速率高等特点,可用于生产元素含量大于30%以上高合金不锈钢。由于冶炼的特殊性,转炉炉底与炉衬耐材寿命不同步,炉龄偏低,造成耐材成本的增加,更换炉壳非生产时间较长,对不锈钢产能有一定的影响。而炉底寿命低是影响炉龄寿命诸因素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目前不锈钢转炉炉底的砌筑主要采用先砌筑永久层再砌筑工作层,而后炉底采用钻杆钻眼后穿底枪的方式。该砌筑方式存在一定的缺点,主要是:底枪不能保证在工作层砖的中心,在钻眼过程中炉底耐材易受机器振动产生缺陷,冶炼过程易出现砖崩脱落;另外,现底枪在给定的配气模式下,底吹气体对炉底冲刷严重。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不锈钢转炉底吹供气的方法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炉龄长的不锈钢转炉底吹供气的方法,并且提供一种实现该供气方法的不锈钢转炉底。
本不锈钢转炉底吹供气的方法,由底枪的环形管与中心管之间的间隙与中心管的供气孔供气,其特征是:底枪的环形管与中心管之间的间隙的 环截面积与中心管的供气孔的截面积之比,在0.4~0.6之间。
上述的不锈钢转炉底吹供气的方法,其特征是:钢水中的碳含量C>0.5%时,底枪通氮气或氩气供气;当钢水中的碳含量降低到C≤0.5%时,在底枪通氮气或氩气供气的同时,加氧气供气,氧气的供气流量不大于氮气或氩气的50%。
上述的不锈钢转炉底吹供气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工作层砖的每个底枪孔的轴线与炉底法兰的孔中心对正,底枪孔的轴线与炉底法兰的孔中心在水平面的相差不大于0.1mm。
本发明的不锈钢转炉底包括工作层砖、永久层与炉底壳,在炉底壳下有炉底法兰,砌筑前在工作层砖打4—6个底枪孔,其特征是:每个底枪孔的轴线与炉底法兰的孔中心对正,底枪孔的轴线与炉底法兰的孔中心在水平面的相差不大于0.1mm,保证所有底枪在底枪孔的中心。
本不锈钢转炉底吹供气的方法及其不锈钢转炉底,改进底枪设计,应用合理的配气模式,从而降低炉底侵蚀速度,不但实现炉底与炉衬耐材寿命同步,而且炉龄由现有的供气方法的450次提高到700次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不锈钢转炉底吹供气的方法底枪的垂轴剖面图,相对实物放大。
图2是本转炉炉底的示意图的附视图。
图3是沿图2中D—D线的剖视图。
上述图中
1—底枪 2—中心管 3—环管 4—供气孔
5—间隙 6—工作层砖 7—永久层 8—炉底壳
9—炉底法兰 10—底枪孔 11—孔中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不局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方法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是在不锈钢转炉90t上实施的,是在本发明的不锈钢转炉炉底供气的,冶炼的是430不锈钢。在本工序需要将碳含量从4.0%吹炼到0.25%。底枪配气模式:碳含量从4.0%降到0.5%底枪中心管与环管供N2;由0.5%降到0.25%的过程底枪中心管内供N2和O2,环管供N2,N2:O2=2:1。
中心管2的供气孔4的直径是Φ12mm,中心管2的厚度是2mm,环管3与中心管2之间的间隙5是1mm。环管3的供气面积即间隙5的截面积与中心管2的供气面积即供气孔1的之比是0.47。见图1。
在保证底吹效果的前提下,调整底枪氧气流量,过程控制“蘑菇头”保持较小的尺寸,减少底吹气体对炉底耐材的冲刷。
方法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是在不锈钢转炉90t上实施的,是在本发明的不锈钢转炉炉底供气的,冶炼的是409L不锈钢。在本工序需要将碳含量从4.0%吹炼到0.25%。底枪配气模式:碳含量从4.0%降到0.5%底枪中心管与环管供Ar;由0.5%降到0.25%的过程底枪中心管内供Ar和O2,环管供Ar,N2:O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40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流态化磁化还原焙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治疗流感、退烧的中药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