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品位菱镁矿多级分段选矿提纯及综合利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3267.2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6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毕胜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东和耐火材料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B7/00 | 分类号: | B03B7/00;B03B9/06;B03B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20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品位 菱镁矿 多级 分段 选矿 提纯 综合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选矿领域,尤其是一种低品位菱镁矿多级分段选矿提纯及综合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菱镁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非金属矿物,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和化工等行业。我国菱镁矿以量大质优闻名于世,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弃贫采优的采矿方式,造成我国高品位菱镁矿资源日益减少,大量低品位菱镁矿被废弃堆存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然而高品位菱镁矿资源日趋减少,已经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急需找到适合低品位菱镁矿的提纯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品位菱镁矿多级分段选矿提纯及综合利用方法,将低品位菱镁矿破碎、磨矿、分级、分选提纯、选矿产品轻烧、轻烧后有用组分转化为镁盐制备高纯氧化镁、生产电熔镁、尾矿制备镁橄榄石及余热回收用于选矿加热、粉尘回收压块制备电熔镁原料。具有菱镁矿尾矿零排放、高效利用资源,尤其是采用多层竖炉和多层焙烧,节约能耗、经济效益好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品位菱镁矿多级分段选矿提纯及综合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菱镁矿经破碎机细碎到-2mm,再经球磨机磨细至-200目,占65%-95%,形成矿粉;
2)对矿粉进行多级分段和选矿提纯作业;
3)采用电熔镁炉窑对选矿产品中MgO品位>47%的精矿粉制备氧化镁(电熔镁);
4)采用多层竖炉对选矿产品中MgO品位<47%的尾矿制备人工合成镁硅砂;
5)收集菱镁矿在轻烧、凝坨过程中产生的显热,用于加热冷料和炉体以及浮选矿石、压球干燥。
所述的多级分段选矿提纯包括浮选法、精矿再磨再选提纯和中矿合并再选。
所述的浮选法包括反浮选脱硅与正浮选,药剂包括阳离子捕收剂和脂肪酸类阴离子捕收剂,以及调整剂和起泡剂。
所述的步骤3)中电熔镁炉窑,包括窑车、炉壳、电极、电极升降滑道,窑车和炉壳设置在电极下部,电极升降滑道装卸电极,电极在升降中只做垂直运动,电极外径间隔400-500毫米之间。
所述的电熔镁炉窑熔融时间大于7小时,熔融温度为2000~2800℃,入料粒度为20-100mm。
所述的多层竖炉制备轻烧氧化镁多层竖炉温度为1000~1600℃。
所述的回收的氧化镁粉尘与原料混合压球生产电熔镁砂。
所述的阳离子捕收剂为(脉石矿物捕收剂)十二胺,阴离子捕收剂为氧化石蜡皂,调整剂为水玻璃,起泡剂为松醇油。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将菱镁矿中的有用组分充分综合利用,实现了菱镁矿尾矿零排放,高效利用了矿产资源,尤其是采用多层竖炉和多层焙烧,节约能耗,使得经济效益最大化。原料价廉、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产品纯度高、产出率高、节能减排、无环境污染。浮选提纯利用的是废弃的低品位菱镁矿,选后精矿生产电熔镁,尾矿制备人工合成镁硅砂,回收的粉尘与原料混合压球生产电熔镁,回收的余热,用于干燥压球、加热冷料、预热底料和炉体及浮选矿石,使低品位的菱镁矿得到了充分的综合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人工合成镁硅砂流程示意图。
图3是电熔炉结构图。
1-窑车 2-炉壳 3-电极 4-电极升降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低品位菱镁矿多级分段选矿提纯及综合利用方法,先将菱镁矿经尾矿经破碎机细碎到-2mm后,再经球磨机磨碎磨球至-200目占65%-95%,形成矿粉;对矿粉进行多级选矿作业;采用电熔镁炉窑对选矿产品中MgO品位>47%的精矿粉制备氧化镁(电熔镁);采用多层竖炉对选矿产品中MgO品位<47%的尾矿制备人工合成镁硅砂;收集菱镁矿在轻烧、凝坨过程中产生的显热,用于加热冷料和炉体以及浮选矿石、压球干燥。分级选矿磁选和浮选法,磁选场强为800~3000oe;浮选包括反浮选脱硅与正浮选,药剂包括十二胺等阳离子捕收剂、氧化石蜡皂等阴离子捕收剂和水玻璃等调整剂以及松醇油等起泡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东和耐火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东和耐火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2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