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祖师麻与甘草中药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3121.8 | 申请日: | 2013-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3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狄留庆;张雯;陈良慧;单进军;陈乐天;许惠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3 | 分类号: | A61K36/83;A61P19/02;A61P29/00;A61K36/48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栗仲平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南京市仙林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祖师 甘草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及其 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具体涉及一种祖师麻与甘草中药组合物、这种祖师麻甘草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这种祖师麻与甘草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关节炎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慢性侵蚀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全身性自身免疫病。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变特点为关节滑膜的慢性炎症、细胞浸润、滑膜翳形成,以及由此造成的关节软骨和骨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如果不经过正规治疗,约75%的患者在3年内出现残废。类风湿关节炎分布于世界各地,在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为0.18%~1.07%,其发病具有一定的种族差异,印地安人高于白种人,白种人高于亚洲黄种人。在我国的总患病人数逾500万。类风湿关节炎在各年龄中皆可发病,高峰年龄在30~50岁左右,一般女性发病多于男性。
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密切相关。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级亲属中患病的风险较普通人群高1.5倍。孪生子研究结果显示,与类风湿关节炎相关的各种因素中,遗传因素占50%~60%。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包括HLA-DR、PADI4和PTPN22等。某些病毒和细菌感染可能作为始动因子,启动携带易感基因的个体发生免疫反应,进而导致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与类风湿关节炎发病相关的病原体包括EB病毒、细小病毒B19、流感病毒及结核分枝杆菌等。
现有技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一般治疗,是强调患者教育及整体和规范治疗的理念。适当的休息、理疗、体疗、外用药、正确的关节活动和肌肉锻炼等对于缓解症状、改善关节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其药物治疗一般采用非甾类抗炎药(NSAIDs):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OX)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止痛、退热及减轻关节肿胀的作用,是临床最常用的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药物。非甾类抗炎药对缓解患者的关节肿痛,改善全身症状有重要作用。其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肝和肾功能损害以及可能增加的心血管不良事件。
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该类药物较非甾类抗炎药发挥作用慢,大约需1~6个月,故又称慢作用抗风湿药(SAARDs)这些药物可延缓或控制病情的进展。常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 炎的改善病情抗风湿药包括如下几种: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柳氮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g,SASP)、羟氯喹(hydroxychloroquine,HCQ)。
生物制剂:是目前积极有效控制炎症的主要药物,减少骨破坏,减少激素的用量和骨质疏松。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主要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白细胞介素(IL)-l和IL-6拮抗剂、抗CD20单抗以及T细胞共刺激信号抑制剂等。
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改善关节肿痛和全身症状。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伴有心、肺或神经系统等受累的患者,可给予短效激素,其剂量依病情严重程度而定。针对关节病变,如需使用,通常为小剂量激素(泼尼松≤7.5mg/d)仅适用于少数类风湿关节炎患者。
植物药制剂
雷公藤:对缓解关节肿痛有效,是否减缓关节破坏尚乏研究。一般给予雷公藤多苷30~60mg/d,分3次饭后服用。主要不良反应是性腺抑制,一般不用于生育期患者。其他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色素沉着、指甲变软、脱发、头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骨髓抑制、肝酶升高和血肌酐升高等。
白芍总苷:常用剂量为600mg,每日2~3次。其不良反应较少,主要有腹痛、腹泻、纳差等。
祖师麻: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Daphne giraldii Nitsche.、陕甘瑞香D.tangutica Maxim.或凹叶瑞香D.retusa Hemsl.的干燥茎皮和根皮,具有祛风湿,活血止痛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痛[1]。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 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其性平味甘,有缓急止痛、调和诸药及解毒等作用[2]。“甘草解百药毒”,能够制约药物毒性和峻烈之性,有“十方九草”之说[3]。
但是现有技术中,尚未发现在治疗风湿痹痛,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痛的药物中使用祖师麻与甘草配伍的记载。
参考文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3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