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硅药物洗脱颗粒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1558.8 | 申请日: | 2010-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4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P·阿什通;H·郭;J·陈;L·坎汉姆 | 申请(专利权)人: | 普西维达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0 | 分类号: | A61K9/00;A61K45/00;A61K49/00;A61K47/04;A61K31/58;A61P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铸成律师事务所 11313 | 代理人: | 孟锐 |
地址: | 美国马***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药物 洗脱 颗粒 | ||
本申请为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10/033541,国际申请日为2010年5月4日,发明名称为“多孔硅药物洗脱颗粒”的PCT申请于2011年10月18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后申请号为201080017208.4的中国国家阶段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缓释药物制剂的施用模式和释放动力学可以对疗效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在这方面,聚合物材料的使用是公认的,并且已经开发了许多成功的方法控制药物释放,以及在数天到数月甚至数年间提供缓释。用于植入体内的聚合物药物递送装置已显示出耐久性和生物相容性。然而,提供药剂缓释的许多这样的药物递送装置在生物学条件下是惰性的,导致在完成药物释放后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另外的难题是,难以制造带有治疗剂的材料,特别是难以保持微米与亚微米装置之间的一致性。如Santini等人在“Microchips as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Devices”Angew.Chem.Int.Ed.39,2396-2407,2000中所提到,在定时脉冲释药系统的开发中,半导体产业开发的微制造技术已经开始受到重视,该文献的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仍然需要开发具有药物控释功能的可生物降解的植入式药物递送装置,需要该装置的制造在微米或亚微米尺度上达到一致的规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适用于递送诊断或治疗剂的可生物降解的药物洗脱颗粒。在某些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药物洗脱颗粒包括可生物降解的多孔硅主体、形成在多孔硅主体内并具有至少一个通往该主体外部的开口的储存室和设置在该至少一个开口之上的药剂可透过性密封,其中该储存室容纳包含治疗或诊断剂的药芯。在某些实施方案中,药剂可透过性密封提供药剂的缓释。在特定的实施方案中,将颗粒置于体外或体内。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例如经由受控和持续施用治疗或诊断剂来对患者递送药剂的方法,包括在所需位置插入、注入或植入本发明的缓释药物洗脱颗粒。本发明的颗粒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疾病。
本发明还提供制造用于释放药剂的药物洗脱颗粒的方法,包括:提供硅片;在该片上沉积用作蚀刻掩模的材料并形成图案;在该片中蚀刻多个储存室;向硅基片当中引入孔;用包含治疗或诊断剂的药芯填充储存室;以及用药剂可透过性密封覆盖储存室。
附图说明
图1为药物洗脱颗粒的俯视图(a)和截面侧视图(b):a.俯视图描述多孔硅主体3和设置在储存室之上的药剂可透过性密封5;b.截面侧视图描述多孔硅主体3、容纳治疗或诊断剂6的储存室4和药剂可透过性密封5。
图2为药物洗脱颗粒的一个替代实施方案的截面视图,其中容纳药剂6的储存室4具有两个通往多孔硅主体3外部的开口,药剂可透过性密封5设置在每个开口之上。
图3为药物洗脱颗粒阵列在分隔成单个药物洗脱颗粒之前的俯视图示。
图4为药物洗脱颗粒的截面视图,其中的颗粒包括多孔硅主体3、容纳治疗剂6的储存室4(其中储存室具有通往主体外部的多个开口11)和a.设置在开口之上的多个药剂可透过性密封5;或b.设置在颗粒的整个表面之上或颗粒的若干部分之上的药剂可透过性膜12。(箭头代表药剂从储存室中释放的路径。)
图5为经微加工以产生不同直径孔的硅片。
图6为释放氟轻松(FA)的颗粒的体外释放曲线。
图7为储存室每单位表面积的释放速率。
图8为硅颗粒与由耐蚀解(聚酰亚胺)管或可生物蚀解(聚-L-乳酸)形式制成的Iluvien型颗粒的释放速率的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普西维达公司,未经普西维达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5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放大光纤感应振动信号的穿管式光纤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刮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