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浓溶液的稀释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61542.7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蔡恒;李健;王鹏;何德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08 | 分类号: | B01F3/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汪青 |
地址: | 21562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液 稀释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饮料行业领域,涉及一种在线将高浓度的溶液精确稀释至所需浓度的稀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水和浓溶液在线混合的调配方法,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浓溶液的稀释方法工艺流程图,由一台计量泵向管道内添加定量的浓溶液、一台流量计监测向同一段管道内添加定量的水,二者再经过一个混合器混匀后加入储罐。采用这种方法稀释浓溶液会出现许多弊端。这种稀释方法稀释后的最终浓度的精准度主要依赖流量计和计量泵的精度,两者在运行中若有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配比浓度的不准确。另一方面,该稀释系统也经常受到水供应压力的影响而导致水的添加量不稳定,最终导致稀释后的溶液浓度不稳定,这样就会导致稀释后的浓度与设定的浓度相比较,浓度不精确,母液浪费严重,且在重新设定稀释浓度时,需重新设定流量计参数及计量泵参数,操作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方便、浓度精准的浓溶液的稀释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浓溶液的稀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测定批次罐的容量;
(2)根据所需配置的浓度要求,对所述批次罐设定浓溶液液位设定量,然后从浓溶液暂存罐中将所述浓溶液泵入所述批次罐中至所述浓溶液液位设定量;
(3)对所述批次罐设定水液位设定量,从水罐中将水加入到所述批次罐中至所述水液位设定量,然后在所述批次罐中将所述浓溶液和所述水均匀混合并稀释;
(4)所述批次罐中稀释后的稀溶液流至储存罐中储存待用;
(5)重复步骤(2)~(4)直至所需所述稀溶液生产用量。
所述批次罐上安装有用来检测所述批次罐内液位的批次罐液位计。
所述批次罐的容量小于所述储存罐的容量。
在所述水罐和所述批次罐之间设置有第一进水管、管径小于所述第一进水管的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由于以上技术方案的实施,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稀释方法先在批次罐中稀释到所需浓度,再将批次罐中的稀溶液流至储存罐中储存,即使批次罐出现一次浓度不精准的现象也不会造成对整个储存罐中的稀溶液产生影响,能够很大程度的减少浪费的现象。
本发明的稀释方法相比现有技术稀释方法简单,稀释后的稀溶液浓度精准,操作简单。
本发明的稀释方法母液不存在浪费严重的问题,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浓溶液的稀释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浓溶液的稀释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浓溶液的稀释方法中的一种实施例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过氧乙酸溶液的调配方法,当饮料生产线使用过氧乙酸溶液作为灌装设备及包材杀菌的介质时,需将浓度为15%的过氧乙酸溶液稀释至2000mg/kg左右。
本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设备连接如图3所示,母液暂存罐与批次罐之间设有母液输送管1,母液输送管1上设有阀门;水罐与批次罐之间通过第一进水管3、管径小于第一进水管3的第二进水管2连接,第一进水管3、第二进水管2上均设有阀门;选择容量大于批次罐的容器作为稀溶液储存罐,在批次罐与稀溶液储存罐之间设有稀溶液输送管4,稀溶液输送管4上设有用于截止批次罐中的稀溶液流入稀溶液储存罐中的阀门;稀溶液储存罐上设有稀溶液输出管5,从稀溶液输出管5的稀溶液用于生产上使用。
在批次罐上设有用于检测批次罐内液位的批次罐液位计。
采用本发明的稀释方法稀释该溶液,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1)测定批次罐的容量;
(2)根据所需配置的浓度要求,对批次罐设定过氧乙酸浓溶液液位设定量,然后从母液暂存罐中将过氧乙酸浓溶液泵入批次罐中至过氧乙酸浓溶液液位设定量;
(3)对批次罐设定水液位设定量,从水罐中将水加入到批次罐中至水液位设定量,在加水的过程中,由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2向批次罐中进水,开始进水时,同时开启两根管上的阀门,由两根管一起进水,当水快达到水液位设定量时,关闭第一进水管3进水,只留第二进水管2向批次罐中进水至水液位设定量,然后在批次罐中将过氧乙酸浓溶液和水均匀混合并稀释;
(4)开启稀溶液输送管5上的阀门批次罐中稀释后的稀溶液流至储存罐中储存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1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