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白光LED应用的钛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60065.2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6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武秀兰;张晋春;任强;朱建锋;杨元东;陈娟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78 | 分类号: | C09K11/7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陆万寿 |
地址: | 710021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白光 led 应用 钛酸盐 红色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稀土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白光LED应用的钛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白光LED是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绿色的照明光源,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照明和显示领域。
目前,商用的红色荧光粉为Y2O2S∶Eu3+。但是红色荧光粉Y2O2S∶Eu3+存在发光效率低、稳定性差、易老化等问题,而且对近紫外光的吸收有限,其发光强度只有蓝色荧光粉和绿色荧光粉亮度的八分之一。高效稳定红色荧光粉的缺乏制约了白光LED性能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发光材料掺杂的稀土元素主要集中在Ce、Tb、Eu等上,对于能吸收紫外光并发射红光的Sm研究较少,Sm的这一特点在白光LED降低相关色温上具有应用价值。钛酸盐在近紫外区有较强的吸收,基质阴离子团对稀土离子存在着有效的能量传递。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白光LED应用的钛酸盐红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发光强度高,稳定性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于白光LED应用的钛酸盐红色荧光粉,所述钛酸盐基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NaA1-xTiO4∶xSm,其中,A为La3+或Y3+,0.001≤x≤0.10。
上述适于白光LED应用的钛酸盐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化学通式NaA1-xTiO4∶xSm中的化学计量比,将含有Na元素的固体化合物、含有A元素的固体化合物、含有Ti元素的固体化合物、含有Sm元素的固体化合物和助熔剂混合,然后研磨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混合物装入坩埚中,再将坩埚放入高温电炉中,在空气气氛下煅烧,得到煅烧物;
(3)将煅烧物粉碎、研磨、过筛、洗涤、干燥,得到NaA1-xTiO4∶xSm红色荧光粉。
所述步骤(1)中含有Na元素的固体化合物为Na2CO3,含有Ti元素的固体化合物为TiO2,含有Eu元素的固体化合物为Eu2O3,含有A元素的固体化合物为La2O3或Y2O3。
所述步骤(1)中的助熔剂为Na2CO3,用量为含有Na元素的固体化合物物质的量的20%~50%。
所述步骤(1)中研磨的时间为30~60分钟。
所述步骤(2)中煅烧采用的煅烧制度为,在空气气氛下自室温以10℃/min的升温速率升至900~1100℃,保温时间为2~8小时。
所述步骤(3)中过筛为过100目筛;洗涤具体为酸洗、水洗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酸洗采用pH值为1的稀盐酸进行。
所述步骤(3)中干燥的温度为120~150℃,时间为4~8小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白光LED用钛酸盐基红色荧光粉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制备工艺简单,适合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由于钛酸盐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是一种很好的发光基质材料;三价稀土离子具有丰富的能级,其掺杂的发光材料在绿色照明、生物荧光标识、短波长激光器、信息显示以及光电子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所以本发明制得的钛酸盐红色荧光粉以三价钐离子Sm3+为激活离子,NaLaTiO4或NaYTiO4为基质,可被390~410nm的紫外光及460~490nm的蓝光有效激发,适合于紫外、近紫外或蓝光等激发光源激发,发射波长在560~670nm的红光,且发光效率高、高温稳定性能好,作为红光成分适用于紫外激发的白光LED中,是一种发光性能优良的白光LED用硅酸盐红色荧光粉。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NaLa0.995Sm0.005TiO4红色荧光粉的X-射线衍射图谱与NaLaTiO4标准卡片(PDF#86-0828)对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60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