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59899.1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朱德荣;田青彩;关帅国;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Q16/04 | 分类号: | B23Q16/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2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后座 回转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
【背景技术】
公知的,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一个国家经济的命脉,其整体能力和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准,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和民族复兴的进程,也就是说没有强大的制造业,一个国家将无法实现经济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给以普通机床生产为主要加工设备的工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为了实现新老机床的过渡,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可以借助夹具来实现在普通机床上完成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的工件,这样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设备的利用率,使企业一直处于良性循环;以加工油缸后座为例,油缸后座上的两个螺纹孔是在同一个圆周上,并且要求孔的大小和深度一样,也就是要求它们的加工工艺相同,那么提供一种在普通机床上就能完成对油缸后座加工的夹具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本发明通过在分度盘的中部设置定位轴,并在定位轴的外围设置钻模,真正实现了在获得更好的位置度,提高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为实现如上所述的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包括分度机构、钻模、定位轴和销轴,所述定位轴设置在分度机构中的分度盘的端面上,所述分度盘为圆形结构,在定位轴的外围设有两个中心轴线相互垂直的钻模,在每个钻模内分别设有钻套,在其中一个钻模的对面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置的支撑块连接工件,其中另一个钻模的对面设有压板,在定位轴的外缘面上套接有工件,所述工件通过锁紧螺母压紧在定位轴上形成所述的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
所述的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所述定位轴通过螺栓固定在分度盘的中部。
所述的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所述分度机构包括分度盘、手柄、销轴和支座,在所述支座的下部设有销轴,所述销轴的外缘面上套接有套筒,销轴的一端插接在分度盘上的定位孔内,所述定位孔的底部设有拆卸垫,在定位孔的内缘面上设有衬套,在销轴的另一端设有螺钉,在所述螺钉与销轴之间设有弹簧A,在支座的一侧设有手柄。
所述的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所述手柄的端部设有蜗杆,所述蜗杆连接蜗轮,所述蜗轮连接分度盘。
所述的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所述支撑块设置在调整螺栓的端部,所述调整螺栓与支撑板内的丝母配合,在调整螺栓的另一端部设有旋拧位。
所述的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所述压板为方形结构,在压板一端的下部设有顶杆,所述顶杆固定在分度盘上,在压板的中部设有长圆形孔,在所述长圆形孔内活动设有双头螺柱,所述双头螺柱的一端固定在分度盘上,双头螺柱的另一端穿过长圆形孔与螺母配合,在压板的下面与分度盘1之间的双头螺柱的外缘面上设有弹簧C。
所述的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所述锁紧螺母与工件之间设有垫片,在工件与定位轴之间设有弹簧B,所述弹簧B套接在定位轴的外缘面上。
所述的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所述钻模通过螺栓固定在分度盘上。
所述的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所述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分度盘上。
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所述的优越性: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加工油缸后座用回转夹具,本发明通过在分度盘的中部设置定位轴,并将工件套接在定位轴上,实现了对工件的准确定位,进一步在定位轴的外围设置钻模、压板和支撑板,真正实现了在获得更好的位置度,提高加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特点,适合在机械加工领域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分度盘;2、钻模;3、锁紧螺母;4、支撑板;5、分度机构;6、压板;7、支撑块;8、手柄;9、套筒;10、弹簧A;11、螺钉;12、钻套;13、定位轴;14、工件;15、垫片;16、弹簧B;17、拆卸垫;18、衬套;19、销轴;20、双头螺柱;21、弹簧C;22、顶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98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