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将猪粪尿转变成固体培养土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359727.4 | 申请日: | 2013-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5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 发明(设计)人: | 袁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F17/00 | 分类号: | C05F17/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 地址: | 517583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将猪粪尿 转变成 固体 培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培养土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将猪粪尿转变成固体培养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养猪业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规模化、集约化的商品养殖发展迅速,生猪存栏量从1980年的30543.1万头增加到2010年的46440.0万头,增长52%;出栏量从1980年的19860.7万头增加到2010年的66700.0万头,增长2.36倍。但与此同时,由养猪业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传统的养猪模式存在着产生的污水量大,污染物浓度高,治理难度和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等问题,已成为制约养猪业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难以适应国家对现代生态型农业发展的新要求,迫切需要向生态环保型的养猪方式转变。
因此,今年来,我国从日本、韩国等国引进了一项新型养猪技术——发酵床养猪,又称“自然养猪法”或“生态环保养猪法”,即利用有机垫料建成一个发酵床,添加商品化的微生物,用垫料掩埋猪只粪尿,而猪粪尿经微生物发酵后,得到分解和转化,做到了无臭、无味、无害化。发酵床养猪是一种无污染、零排放、无臭味的环保养猪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猪只福利,有效节约了能源、劳动力和用水量。发酵床养猪作为一种极具前景的新型养猪生产模式,未来可能成为生猪生产的主流模式,但是该技术在现阶段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垫料和猪粪尿的利用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将猪粪尿转变成固体培养土的方法,旨在提高垫料和猪粪尿的利用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将猪粪尿转变成固体培养土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2、在猪舍的发酵区的水泥地面上铺设垫料,所述垫料由木糠组成,发酵区的水泥地面上的木糠设有140~152kg/m2,所述木糠堆积成条垛状,高度为50~100cm;
S3、控制猪只的饲养密度,猪舍的饲养区内的猪只密度为1~1.61头/m2;
S4、将发酵区和饲养区对应的相同区域面积内的木糠、猪粪尿充分搅拌混合形成含水率为45~70%的发酵混合物;
S5、在猪粪尿中的好氧微生物作用下,首先将由木糠和猪粪尿混合形成的发酵混合物进行20~30天高温发酵,此阶段发酵混合物的堆体内的温度维持在50℃以上,然后进入2~3个月的腐熟期,此阶段发酵混合物的堆体温度降到50℃以下,并逐渐接近环境温度,完全腐熟后即可形成固体培养土。
进一步而言,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双层高床猪舍,所述猪舍的长为40~60m,宽为20~25m,一层是高度为2.5~3.5m的发酵区,二层是高度为2.2~3.0m的饲养区。
进一步而言,所述步骤S5的整个过程均在猪舍的发酵区内进行。
进一步而言,在步骤S5所述的20~30天的高温发酵过程中,对发酵混合物每天翻动一次。
进一步而言,在步骤S5所述的2~3个月的腐熟期中,对发酵混合物每天翻动一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能耗低,易操作,生产灵活,能够将由木糠组成的垫料和猪粪尿合理利用并生成一种固体培养土,既能解决生猪养殖污染的问题,又能进一步提高生猪养殖的效益,废弃物得到资源化利用,可有效实现循环生态农业。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阐述本发明的思想及目的,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将猪粪尿转变成固体培养土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建立双层高床猪舍,所述猪舍的长为40~100m,宽为20~40m,一层是高度为2.5~3.5m的发酵区,二层是高度为2.2~3.0m的饲养区;
S2、在猪舍的发酵区的水泥地面上铺设垫料,所述垫料由木糠组成,发酵区的水泥地面上的木糠设有144kg/m2,所述木糠堆积成条垛状,高度为60cm;
S3、控制猪只的饲养密度,猪舍的饲养区内的猪只密度为1.1头/m2;
S4、将发酵区和饲养区对应的相同区域面积内的木糠、猪粪尿充分搅拌混合形成含水率为50%的发酵混合物,即每平方米饲养1.1头猪,相对应的水泥地面(1平方米)上放置木糠144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东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97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