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9514.1 | 申请日: | 2013-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彭吉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白玉玲;彭吉祥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7/1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郑晋周 |
地址: | 036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痤疮 药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痤疮用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多因素的疾病,其发病主要与性激素水平、皮脂腺大量分泌、痤疮丙酸杆菌增殖,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及炎症等因素相关。
中医又名粉刺,俗称青春疙瘩,其病因属体蕴热毒发于肌肤,尤以肺热、大肠积热,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为内分泌异常,雄性激素增高,代谢紊乱,皮脂分泌旺盛,不能正常排出,积于皮内,脂肪无氧酵解为脂护酸,刺激组织发炎而引起。
痤疮是一个容易复发的疾病,且本身病情轻重波动不定。影响痤疮因素很多,单一治疗往往很难收到良好的效果,需要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首先要调整好心态,保持积极乐观的状态;少吃辛辣油腻的食品及甜食,这些食品都会刺激出油,加重痤疮;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也很重要。另外,要根据皮肤类型,选择合适的面部清洁剂和保湿剂,并养成良好的洗护习惯,不要过分去除油脂而不进行保护,导致皮肤过于干燥,皮肤屏障功能受损,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痤疮。坚持在症状较轻时外用药物治疗,症状重时加口服药物控制,以缩短痤疮的自然病程,降低其发生后遗症的可能性(痘印和痘疤)。目前临床上治疗尚无特效药物。用于痤疮的临床治疗方法多是采用皮肤表面涂抹消炎、杀菌、止痒药膏,其治疗效果都不很理想,目前仍是医学界未能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缺乏有效治疗痤疮的药物以及治疗方法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药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组成:人参叶10-20份、松萝10-20份、白芷15-25份、金银花10-20份、连翘10-15份、菊花10-20份、赤芍10-20份、皂刺8-15份、葛根10-20份、鱼腥草15-25份、辛夷8-15份、苍耳子10-20份、大黄10-15份、白鲜皮10-20份、山慈菇15-25份、黄药子15-25份、甘草8-15份。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制剂的各组分的优选配比方案是:人参叶15份、松萝15份、白芷20份、金银花15份、连翘12份、菊花15份、赤芍15份、皂刺10份、葛根15份、鱼腥草20份、辛夷10份、苍耳子15份、大黄12份、白鲜皮15份、山慈菇20份、黄药子20份、甘草10份。
将所述各原料按照比例混合,用流水清洗干净;置于高压锅内,加药物重量五倍的100℃纯净水浸泡1h,再煮沸1h后挤出药液,将药液中水分蒸发使药液呈稠糊状;3.在浓缩后呈稠糊状的药液中加入制备不同剂型时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以常规的中药制剂方法制备成常用口服剂型,如冲剂、片剂、胶囊剂、口服液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白玉玲;彭吉祥,未经白玉玲;彭吉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9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线棒弯曲机
- 下一篇: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