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组分绒感纤维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9063.1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贝林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飞越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2G3/3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詹仲国 |
地址: | 528211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分 纤维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纤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组分绒感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羊毛作为原料制成的服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羊毛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由一根根细而弯曲的纤维组成,其中含有很多的空气,并形成空气层,可以防御外来冷空气的侵袭,保留体温不会减低。羊绒比羊毛细很多,外层鳞片也比羊毛细密、光滑,因此,重量轻、柔软、韧性好。特别适合制做内衣,贴身穿着时,轻、软、柔、滑,非常舒适,是任何纤维所无法比拟的。
但羊绒常常是市场交易最贵的纱线,其高昂的价格和加工制造成本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为此,行业内有人提出将羊绒纱或羊毛纱与其他纤维进行混纺,然后将混纺获得的纱线织成布,以期达到轻柔、保暖、舒适的效果。目前,常见羊绒纱与普通纱混纺方式是直接将两种纱线组分缠绕在一起,这样制得的布料,不仅羊绒纱出现在布料表面,其他纱线也不可避免的出现在布料表面,降低了布料的手感和光泽度,难以被消费者所接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手感好,保暖透气性能好的多组分绒感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多组分绒感纤维的制造方法。
一种多组分绒感纤维,其特征在于,它由至少一根芯线和至少一根表线组成,其中,芯线的收缩率比表线的收缩率大15%以上。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芯线由粘纤、高收缩丝和改性涤纶复合而成,芯线收缩率为30%~40%;所述表线为羊绒纱、羊毛纱、热感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竹纤维、牛奶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表线收缩率在8%~15%之间。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高收缩丝为收缩率在30%以上的涤纶高收缩丝,所述高收缩丝添加量占芯线总重量的35%以上。
一种多组分绒感纤维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选择纱线,选用至少两根收缩率不同的纱线,其中,收缩率大的纱线充当芯线,收缩率小的纱线充当表线;
网络,采用网络机将选好的纱线复合在一起,网络机的工作气压在2.0公斤力到2.8公斤力之间;
络筒,根据纱支粗细对网络好的纱线进行络筒;
捻丝,利用捻丝机将纱线进行加捻,捻丝机的捻度控制在600T~800T/米;
定型,采用自然定型方法将加捻后的纱线放置一段时间。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芯线的数量为一根,所述表线的数量为一根以上,所述芯线的收缩率比表线的收缩率大15%以上。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述芯线由粘纤、高收缩丝和改性涤纶混纺而成;其中,所述高收缩丝为涤纶高收缩丝,所述芯线中高收缩丝的含量在35%以上;所述表线为羊绒纱、羊毛纱、热感纤维、棉纤维、涤纶纤维、莫代尔纤维、竹 纤维、牛奶蛋白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复合而成。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方案,所获得的绒感纤维在用来织布时,其纬密度比常规纱线织布时的纬密度小5%~1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组分绒感纤维,采用收缩率比表线大20%的芯线与至少一种表线复合而成,当多组分纤维受热收缩时,手感好的表线凸出在织物表面,产生类似羊绒的手感和光泽。同时,由于芯线和表线的异收缩,使得布料中出现大量空气孔洞,有效提高布料的保暖效果。此外,由于多组分纤维中一半以上组分为价格便宜的粘纤和涤纶,使得成品布的制造成本与羊绒布的制造成本相比降低率达40%。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组分绒感纤维制造方法,其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收缩率小、光泽好、手感柔软的羊绒纱作为表线,将收缩率大的纱作为芯线,在产生类似羊绒的手感和光泽同时,降低了制造成本。
二、通过将网络机的工作气压控制在2.0公斤力到2.8公斤力之间,既保证了绒感纤维各组分的充分复合,又避免因气压过大所导致的吹毛纱线或导致纱线硬度过大的问题。
三、通过将捻丝机的捻度控制在600T/米~800T/米之间,既避免了因捻度过小所带来的布料易起球现象,又避免因捻度过大多带来的布料手感发硬、达不到绒感问题。
四,利用本发明提供的多组分纤维织布时,通过将纬密度控制在比常规纱线织布时小5%~15%,保证异收缩后有足够的收缩空间形成绒感,且避免收缩后布料变硬影响手感和柔韧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飞越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飞越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90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色面料
- 下一篇:一种耐磨型紧密纺用网格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