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降解环保型水稻大田旱地种植的种子网膜带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310358862.7 | 申请日: | 2013-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24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宏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林宏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宏江 | 
| 主分类号: | A01C1/06 | 分类号: | A01C1/06;A01G16/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37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降解 环保 水稻 大田 旱地 种植 种子 网膜 及其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一种植物种植用的种子网膜。尤其是可降解环保型水稻水田旱地种植的种子网、膜、带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在现有的种植水稻的技术中,基本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种子浸泡吸水、消毒、发芽抛洒子育秧浮泥浆表面之中,育秧地施肥水育三叶后移植于大田之中,其中有拔秧扦秧的移植方式,也有铲秧带泥移扦于大田的方式。第二种模式是浸种一消毒一育芽一洒于育秧盆中一育秧至三叶一抛秧于大田之中,第三种方式是:浸种一消毒一育秧一抛洒于浮泥浆的大田之中。除此三种种植模式之外,没有发现有其它方式的水稻种植方式。然而,不管采用前述那一种种植方式都存在三个共同的种苗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和劳动强度高的缺点,以及种植工序烦多不方便等问题,本发明便是为了解决前述三个问题而创新设计的水稻种植新模式。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种植水稻种苗分布不均匀导致产量不高和劳动强度高及种植管理程序烦又多的问题,采用可降解的纸塑膜材料包裹种子胶凡的方法,制成可一次性摆放于种植田地上便可完成种植任务,而且中间无需施肥、杀虫、防病,只需放水工程便可完成整个管理过程的种子网、膜、带三种产品。
实施方案:所谓的种子网,即是采用可降解的塑料制成的,象鱼网的大格网一样,由按水稻大田扦秧规格尺寸预制好纲网种子格袋,然后让纲网种子格袋从特制的播种机经过装封上预先制好的水稻种子胶丸,卷成圆筒型即为成品种子网。本产品只要一次性摆摊在已耙烂搅浮泥浆的平面大田上面即可完成扦秧任务,只要按旱播育秧之方法管理育出秧苗,管理好田间生长后期工作便可达到稳产高产的预定目的。
所谓种子膜是采用可延期二个月才降解的塑料薄膜经过特制的播种点播机沾上种子胶丸,并沾盖上一层带状薄膜把种子胶丸固定于薄膜上并卷成圆筒型即为成品种子膜。本产品只要一次性把种子膜摊放于已耕耙好的大田上面即可完成播种扦秧任务,只要控制好水的排干浇湿工作,中间无需下肥,除草、杀虫即可获得稳产高产的好收成。
所谓的种子带,即是采用可降解的塑料薄膜,首先沾点上胶水,然后经过种子点播机沾上均匀规格的水稻种子胶丸,或水稻干燥的原种子,最后沾贴一层薄膜并卷成圆筒即为成品种子带。本产品不能象前术种子网和种子膜一次性大面积摊放于大田中完成播种任务,而是要用人工或机器按行距一行一行的摊摆于大田之中,虽然增加了人工,但可降低薄膜材料成本,并可解决大网膜无法摆放的小田块及大田剩余空田实施种子带的问题。总的来说,网、膜、带三种产品各有优缺点,但只要种植户择优者应用即可达到预期之目的。
种子网膜带的应用原理:所谓的种子网、种子膜、种子带的优点是解决种植户浸种、消毒、播种、育秧、移秧、抛秧或插秧、施肥、耘田、除草、杀虫防病、管控水源到收割等烦重的生产环节一次性完成,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亩产量和产品质量。为什么可以达到前述效果?原理是所采用的降解的塑料薄膜具有连带性牵引性,可实现把水稻种子按预设定的种植规格播种,并实现复盖灭草作用,其次是种子胶丸外包材料含有营养肥料、保水杀虫防病等成份,可一次性解决施肥、浇水、杀虫防病、除草等工序问题,所以可以实现前述的优良效果。也是本发明的预期目的,非常适宜我国农业大国及世界气候适宜种植水稻的地区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林宏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宏江,未经广西玉林宏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李宏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88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