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植物胶腻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8531.3 | 申请日: | 2013-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50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建波;邹侯招 |
主分类号: | C09D5/34 | 分类号: | C09D5/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6411 广东省汕尾市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植物 腻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生态型涂料,尤其涉及一种以天然植物胶为粘合物的生态型腻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内墙腻子为内墙建筑涂料施工的重要配套材料,是在墙面涂料施工前,对施工面层进行预处理的一种表面填充材料,主要目的是填充施工面的孔隙及矫正施工面的曲线偏差,为获得均匀、平滑的漆面打好基础。装修业中有一句俗话“三分面、七分底”可见它的重要性。
内墙腻子一般是由基料、填料、水和助剂等组成。传统工艺中必须加入107或108等化学胶水(聚乙烯醇缩甲醛胶或改性聚乙烯醇缩甲醛胶),而化学胶水则含有过多的有害物质,尤其是甲醛,因此在墙面批刮中或批刮完工后,不仅会有剌鼻的气味,而且对身体破坏性极大,严重危害人们健康。
1998年后,随着《建筑室内用腻子》、《室内装饰装修材料内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等标准的相继颁布出台以及政府部门的严格管理,含有甲醛胶水配制的内墙腻子已逐步退隐市场,受到限制或淘汰使用。近些年来,随着科技创新与发展,国内城乡已普遍使用腻子粉代替传统含有化学胶的膏状腻子,从而减少了甲醛对人们健康的危害,推进了室内装修朝着健康化的发展。但是,由于腻子粉的粘结强度、附着力很难直接鉴定,需现场使用时与其他添加物搅拌后才能知道,搅拌前根本没法目测产品品质。目前,有些厂家为了追求利润,竞逐价格,一味降低胶粉添加量或使用粘结强度极差的胶粉,不但导致腻子粉的价格一路猛滑,处于恶性竞争状态;更由于低质量的腻子粉直接影响了工程施工质量,使腻子粉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和抵制。同时,腻子粉需现场配制,不但费工费时,并且配量(添加填料、水)随意,搅拌不均匀,也同样造成品质没法得到保证。这些年来,因使用劣质腻子粉而出现腻子层起鼓、裂纹,进而引起乳胶漆脱落、产生裂纹的工程质量事故已屡见报道或官司纠缠。
因此,开发一种既不含甲醛等有害物质,不以化学胶为聚合物,同时能完全保证产品品质的内墙腻子,是保证内墙涂料工程装修质量的需求,是推进内墙装饰向着健康化和高品质更新的发展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内墙腻子使用化学胶,导致含有有害物质和品质差等问题,而提供一种既环保、稳定期长、粘合力强品质好的内墙腻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在本发明中, 一种天然植物胶腻子,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份:
瓜尔豆胶 0.2~0.4份,改性天然淀粉 0.4~0.6份,腻子专用胶粉 0.05~0.15份,羟乙基纤维素 0.15~0.3份,防腐防霉剂 0.05~0.1份,悬浮改性剂 0.3~1.5份,灰钙粉 33~36份,滑石粉 4~6份,重质碳酸钙 32~35份,;水 25.5~27份。
所述的改性天然淀粉为预糊化淀粉。
所述的腻子专用胶粉,为成都市兆江化工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兆江牌ZJ-168建筑胶水专用胶粉。
所述的防腐防霉剂,为常州市新诺科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一种植物胶防腐防霉剂。
所述的悬浮改性剂为纳基膨润土。
一种天然植物胶腻子的制备方法,其步骤为:
1) 按以上各重量比称取原料,然后将水、瓜尔豆胶、改性天然淀粉、腻子专用胶粉、羟乙基纤维素 、防腐防霉剂、悬浮改性剂依次加入搅拌容器;
2)经搅匀10分钟后,再加入灰钙粉、滑石粉、重质碳酸钙,在搅拌速度为1450转/分钟的情况下,经充分搅拌20~30分钟,即可制成产品装入包装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以天然植物胶为粘合物而不再添加其他化学胶,使得腻子完全不含甲醛,特别是采用瓜尔豆胶和改性天然淀粉为主要粘合物,使用纳基膨润土为悬浮改性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腻子的悬浮和触变性能,使得腻子延长了贮存稳定期,改善施工性能。
使用本方法配制的植物胶生态腻子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并能够解决内墙腻子大都含有甲醛、化学胶或腻子粉需现场配制、费工费时并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等缺陷,从而得到不含甲醛,性能优良的一种以植物胶为粘合物的生态型腻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以下介绍二个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建波;邹侯招,未经邹建波;邹侯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85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闭部件的锁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光敏性环糊精聚合物及其纳米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