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丝网印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8425.5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6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丁志强;肖新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5/20 | 分类号: | B41F15/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张晓东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丝网 印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丝网印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太阳能电池生产过程中,正面银栅线绝大部分是通过丝网印刷的方式印制的,然后再进行烘干与烧结。大多数电池片生产厂商都是采用Baccini的丝网印刷设备,它分为两种线路类型,其中一种就是硬线传输,在此方式中,电池片通过步进传送方式传送至印刷台上,然后通过真空吸附住电池片,机器视觉精确定位和印刷完成后,释放真空、顶升机构顶起电池片,然后传输至下工位。
在顶升机构顶起电池片时,如果电池片和印刷台之间没有完全释放真空,电池片会破片。为加快真空释放时间,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丝网印刷装置,包括印刷面、真空气路、设置在真空气路上的电磁阀,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真空源,真空阀的排气口连接压缩空气源。当电磁阀打开进气口并关闭排气口时,真空源通过真空气路和印刷台上的吸附孔将电池片吸附在印刷台上,当印刷完成后,电磁阀关闭进气口并打开排气口,压缩空气源的压缩空气快速充填真空气路,消除了真空释放的滞后现象,缩短了释放真空所需要的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该设计加工精度要求高,需要额外的控制,以保证气体很好地通入到印刷平台的对应孔内可靠地进行破真空,并在破真空后及时关闭压缩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丝网印刷装置,结构简单,动作可靠,可以快速破真空,降低顶片时的破片风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丝网印刷装置,包括印刷台、顶升机构和供气机构,在顶升机构内具有破真空气路,供气机构通过破真空气路向电池片的底部通气进行破真空。
进一步限定,破真空气路的进口位于顶升机构的升降运动部件上,当顶升机构处于上升顶片的初始位置时,破真空气路的进口位于供气机构的吹气范围内,供气机构受控地开始向破真空气路吹入空气,破真空气路的进口在随后的上升过程中脱离供气机构的吹气范围。通过将破真空气路的进口设置在顶升机构的升降运动部件上,在电池片顶起后即切断气路,简化了供气机构的控制器件。
进一步限定,顶升机构包括顶升件和驱动顶升件升降的气缸,供气机构包括气源、电磁阀、连接气管和泄气管,气源与电磁阀的进气口连接,电磁阀上具有泄气口,泄气管连接在泄气口上,电磁阀还通过连接气管和气缸连接,控制气缸上升、下降,电磁阀在导通气缸的上升气路的同时打开泄气口向破真空气路的进口吹气。该优化方案的优点在于:将破真空控制和升降机构控制整合,进一步简化了本丝网印刷装置的结构。
进一步限定,顶升件包括顶针座和安装在顶针座上的多根顶针,破真空气路的进口位于气缸杆上,破真空气路由气缸杆向上延伸,并通过顶针座分散至部分或全部顶针内。
进一步限定,顶升件具有四根顶针。
进一步限定,气源为压缩空气。
进一步限定,印刷台安装在旋转平台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丝网印刷装置结构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现有输入输出信号进行连动控制,不需要增加现有旋转平台的控制输入输出点。通过在顶升机构内增加破真空气路,可以更加可靠、快速破掉电池片与印刷台之间的真空吸附作用,使电池片与印刷台之间无吸附力,在顶升机构接触到电池片时,降低电池片所受真空作用的阻力,减少破片风险,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发明的顶升机构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顶升机构的剖视图;
其中,1.印刷台,2.破真空气路,3.顶升件,3-1.顶针,4.气缸,6.电磁阀,6-1.进气口,6-2.泄气口,7.连接气管,8.泄气管,9.旋转平台,10.电池片,11.输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示,一种丝网印刷装置,包括旋转平台9、印刷台1、顶升机构和供气机构,旋转平台9上具有四个印刷台1,每个印刷台1都有配套的顶升机构,在图1中未将所有的顶升机构的结构显示完全,在顶升机构内具有向印刷台1上的电池片的底部通气进行破真空的破真空气路2,破真空气路2的进口位于顶升机构的升降运动部件上,当顶升机构处于上升顶片的初始位置时,破真空气路2的进口位于供气机构的吹气范围内,供气机构受控地开始向破真空气路吹入空气,破真空气路的进口在随后的上升过程中脱离供气机构的吹气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84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