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8200.X | 申请日: | 2013-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2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血栓 闭塞 脉管炎 中药 有效 部位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
背景技术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又名特发性坏疽,是一种较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血管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肢局部的皮肤颜色和温度改变,间歇性跛行,静止性疼痛,严重者可并发溃疡、坏疽,以青壮年男性最易罹患。现代西医学对脉管炎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无统一认识,一般认为多与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及自身免疫反应等密切相关。吸烟室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诱发因素。此外,寒冷、潮湿、感染、创伤等都可以成为潜在的诱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该有效部位组合物可以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且不易复发。
本发明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病病因与外感寒湿,饮食不节,七情过极或房事过度,久病本虚等有关。目前中医归纳为阳气虚弱、寒凝血瘀、湿浊蕴结、遇阻脉络、肝肾阴虚、热毒炽盛、气血虚亏、络脉瘀阻。
一种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由如下按照质量份数计的原料制成:白苏子26、白芨21、云芝20、石楠叶16、四叶参14和紫珠叶3。
本发明所述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组合物按照配比混合干燥,加入16倍量水,用武火煮沸,换成文火煎煮2小时,弃渣,即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经实验发现,按照本发明配比制成的中药有效部位组合物具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行气化瘀、清热利湿、解毒止痛、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用于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治愈后不易复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白苏子26g、白芨21g、云芝20g、石楠叶16g、四叶参14g和紫珠叶3g,干燥后加16倍量水,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水煎120min,所得汤剂备用。
实施例2
临床观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200名。患者均经临床诊断确诊为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给患者服用实施例1所得汤剂,1日2次,早晚饭前服用,连续30天。
服用实施例1所得汤剂的患者统计结果见表1。表1中的显效包括治愈和有效,其中,治愈是指主要症状消失,创口完全愈合,患肢血液循环障碍缓解或明显改善,恢复工作一年内无复发;有效是指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或显著减轻,静止痛消失,皮肤温度和色泽明显好转,创面愈合或接近愈合,血循环轻度障碍,能工作。无效是指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甚或加重。
表1
通过上述数据可知,本发明中药制成汤剂后,可以在30天内非常显著的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实施例3
使用实施例1制得的汤剂给药ICR小鼠,体重20~25g,雌雄各半,连续给药60d。
经预试,实施例1制得的汤剂毒性很低,测不出LD50,故对小鼠进行一日最大给药量测定。最大给药量为400ml/d,60天后观察无一例中毒死亡,全部健康存活,由此证明本发明所述组合物制成的汤剂对人体不会有毒副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云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8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