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戴式3D立体助视装置及3D光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8034.3 | 申请日: | 2013-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9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张福根;骆君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真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G02B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戴式 立体 装置 光学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立体助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戴式3D立体助视装置及3D光学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非3D显示设备上要想观看到3D影像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是补色法(俗称“红蓝眼镜”),其缺点是再现的3D图像有严重的色差,配套时间长了对眼睛伤害大。
二是折光法,即把左、右眼视差图像用普通的2D显示器并排显示在屏幕上,然后通过助视装置,使左、右视差像各往中心偏转一定角度后叠加,从而使观看者产生3D效果。代表产品有观屏镜,这种方法实现了色彩的高保真,但是最后看到的3D图像宽度只有显示屏宽度的一半,影响了3D效果,而且观屏镜很笨重,戴近视眼镜的人群无法佩戴。
另外,3D显示设备的3D效果虽好,但用偏振光眼镜观看,亮度有损失,而且很大一部分人群现在还使用2D显示设备,更新换代还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而这个阶段也影响了3D频道类节目的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头戴式3D立体助视装置,该装置能适用于近视者和非近视者佩戴,定位准确、舒适感好,总重不超过150克,且可适应观看者不同的瞳距要求;该装置还能使用户看到和显示屏上的画面等尺寸的3D效果,同时保证了3D画面的全彩色和高亮度,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屏幕,使用方便、灵活,操作简单;光学系统部分设计精巧、仅有两个调节钮,简单方便。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头戴式3D立体助视装置,包括有佩戴在眼睛前方的3D光学系统、额带和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左右两端向后延伸形成连接臂,所述额带的左右两侧设有转动安装座,所述上盖板的连接臂通过转轴组件与所述转动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3D光学系统可上下转动调节角度地安装在所述上盖板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3D光学系统的外壳顶面设有转轴座和卡座,所述卡座上设有转轴和凸起的水平卡扣,所述上盖板的底面相应位置设有与所述水平卡扣匹配的卡扣座;组装时,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在所述转轴座内,并通过压盖和螺丝锁定,所述水平卡扣卡在所述上盖板底面的卡扣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3D立体助视装置还包括有松紧调节器,所述额带位于后方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第一调节槽和第二调节槽,所述第一调节槽的上槽边和第二调节槽的下槽边设有齿条,或者所述第一调节槽的下槽边和第二调节槽的上槽边设有齿条;所述额带的两端部分别从两端穿设在所述松紧调节器上,且其所述齿条与所述松紧调节器内设的松紧驱动棘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3D立体助视装置还包括有罩体,所述罩体呈网状,其下端粘贴在位于前额处的所述额带上,且内侧设有海绵织物。
进一步地,所述3D光学系统主要由外壳和镜筒组件组成;所述外壳是一内设安装腔的眼镜前框式壳体,其内设有所述镜筒组件;所述镜筒组件包括有镜筒架、左镜片组、右镜片组、调节蜗杆和驱动齿轮组;其中,
所述镜筒架设有前后相通的左镜筒和右镜筒,所述左镜筒和右镜筒的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卡槽;
所述左镜片组和右镜片组均由正焦度的第一柱透镜和第二柱透镜以及负焦度的第三柱透镜组成,并分别从前向后依次安装在所述左镜筒和右镜筒内设相应安装卡槽上,且所述第三柱透镜周向设有镜框,可左右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卡槽上;
所述调节蜗杆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镜筒架的顶部,并与所述左镜片组和右镜片组的第三柱透镜的镜框驱动连接,驱使所述左镜片组和右镜片组的第三柱透镜同步相向移动或背向移动;
所述驱动齿轮组设于所述镜筒架的侧面,并与所述调节蜗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齿轮组包括有一手拨调节轮,所述手拨调节轮穿出所述外壳外。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蜗杆的左端和右端分别设有右旋向螺旋齿和左旋向螺旋齿,所述左镜片组和右镜片组的第三柱透镜的镜框的上端框边设有相适配的驱动槽,所述右旋向螺旋齿和左旋向螺旋齿分别与所述左镜片组和右镜片组的第三柱透镜的镜框的驱动槽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左镜筒和右镜筒的顶部分别设有左蜗杆安装座与左蜗杆盖、右蜗杆安装座与右蜗杆盖,所述调节蜗杆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左蜗杆安装座和右蜗杆安装座上,所述左蜗杆盖和右蜗杆盖分别盖住所述调节蜗杆的两端,并分别与所述左蜗杆安装座和右蜗杆安装座接合固定,所述右旋向螺旋齿和左旋向螺旋齿分别位于所述左蜗杆安装座与左蜗杆盖和所述右蜗杆安装座与右蜗杆盖形成的腔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真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真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80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