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7466.2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6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游洁;邓宙;褚安华;周维明;杨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8 | 分类号: | B62D2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后部 结构 | ||
1.一种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一端的横向末端设有第一翻边结构;
后轮罩后支撑板,通过设置在其一端的第二搭接边与所述后排座椅背加强板相连,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的另一端设有第四搭接边;
后轮罩加强盒,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搭接边与所述后轮罩支撑板相连,另一端设有第五搭接边;
后轮罩支架,通过所述第一翻边结构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相连,还通过所述第五搭接边与所述后轮罩加强盒相连;
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以及所述后轮罩支架围成的结构用于将后减震器置于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以及所述后轮罩支架在车身的长度方向上围成三角形,在车身的宽度方向上围成梯形,所述后减震器位于所述三角形以及所述梯形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支架的一侧的竖直边缘还设有第三搭接边,且所述后轮罩支架通过所述第三搭接区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是由上竖边、横边、下竖边组成的“ㄣ”型结构,其中所述上竖边与横边为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的上端,所述下竖边为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的下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的第二搭接边为“L”型,用于贴合所述“ㄣ”型结构的所述横边下表面以及所述上竖边的外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轮罩支架的周边设有用于与车身连接的焊接翻边结构,所述后轮罩支架的上端通过C柱内板与车身边梁相连,其下端与地板横梁接头相连;在所述后轮罩支架上还设有用于避免零件冲压起皱的吸皱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加强盒在与所述后轮罩支撑板相连的一端还设有用于与后轮罩相连的连接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中,还设有垂直于所述第五搭接边的第六搭接边;所述后轮罩支架通过所述第六搭接边与所述后轮罩加强盒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或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上设置加强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部的传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后排座椅靠背加强板、所述后轮罩后支撑板、所述后轮罩支架或所述后轮罩加强盒上设置有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74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度可微调的设备地脚螺栓施工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型边坡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