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5885.2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37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关法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A0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西藏自治区林芝***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田 养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牧结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些年来,随着玉米产量的提高和连作现象的发生,玉米生产暴露出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面临严重威胁并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威胁,农田土壤质量退化趋势明显,农产品价格逐年走高与农民增收困难的矛盾,影响了影响农业生产系统的维持与发展。为此,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提高其生产效率、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是解决当前农业所面临的资源短缺、粮食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旨在解决玉米生产效益不高、鹅饲养成本高收益低、农产品存在潜在健康风险、农田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一种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玉米种植和幼鹅的准备;
步骤二,六月底玉米喇叭口期进行幼鹅育雏,期间每日投入一定饲料,夜间以取暖器供热;
步骤三,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
育发育-100步骤四,夜间投放一定量的饲料来维持鹅的生长,平均每只鹅投放50-100g饲料;
步骤五,大约在10月初在玉米乳熟期或蜡熟期回收鹅,回收鹅10天后收获玉米。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的放养密度为20~30只/亩。
进一步,在步骤四中,夜间投放的饲料平均每只鹅50~100g。
进一步,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是农牧结合型的生产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通过将玉米种植和鹅养殖有机结合,在同一块土地上,提高了鹅的饲养成本高收益和玉米的生活参效益;在玉米成熟时回收鹅即可,增加了育鹅的时长和降低了技术实施的困难。玉米田养鹅技术方法即保证玉米的产出,又增加了鹅的产出。此外,本发明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益,并且实施较为简单,经济利润高,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光能利用效率、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并具备良好的生态效益。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田养鹅的生产模式,与传统种植业生产主要是以收获作物籽粒、块茎等植物经济产品的生产目的不同,玉米田养鹅模式是在同一块农田内同时进行玉米种植和鹅养殖,在收入玉米的同时,通过利用田间杂草和玉米底层叶片养殖鹅,从而还获得养殖的收入,与此同时,这种生产模式实现了粪肥就地还田和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并通过减少除草和耕作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玉米田养鹅模式在实现大幅度增收的同时,实现了玉米安全生产,促进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维持,从而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协调统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提供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流程。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本发明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进行玉米种植和幼鹅的准备;
步骤二,六月底玉米喇叭口期进行幼鹅育雏,期间每日投入一定饲料,夜间以取暖器供热;
步骤三,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
步骤四,夜间投放一定量的饲料来维持鹅的生长发育,平均每只鹅投放50-100g饲料
步骤五,10月初在玉米乳熟期或蜡熟期回收鹅,回收鹅10天后收获玉米。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三中,七月中旬玉米孕穗期或抽穗期放入雏鹅的放养密度为20~30只/亩。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在步骤四中,夜间投放的饲料平均每只鹅50~100g。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该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是农牧结合型的生产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玉米田养殖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进行玉米种植和幼鹅的准备;
S102:六月底玉米喇叭口期进行幼鹅育雏,期间每日投入一定饲料,夜间以取暖器供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大学农牧学院,未经西藏大学农牧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8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