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动一次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5820.8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73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文;蒋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陆花 |
地址: | 215312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 成型 模具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动一次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其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在冲裁、成形冲压、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用以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但是目前的产品零件是采用拉延模具生产,产生的废料较多,并且材料利用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动一次成型模具及其成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成型模具废料多、材料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动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两上模镶块,所述上模镶块中设置有与之契合的压料芯,所述下模座上对称设置有两下模镶块,所述两下模镶块的位置与所述两上模镶块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上设有若干氮气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压料芯底部设有若干卸料螺钉以及与所述氮气弹簧对应的缓冲块。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上也设有若干氮气弹簧和卸料螺钉。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镶块的底部设有一小导柱,所述小导柱与设置于所述下模座上的小孔对应。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座上还分别设置有自制调整键、墩死块。
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上还分别设置有到底块、运输连接板和存放块。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模座以及压料芯上还设置有若干导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应用于双动一次成型模具中的模具成型方法,其模具成型采用中间压料四周成型的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的双动一次成型模具,采用一组压料芯,两组上下对应的上模镶块和下模镶块,同时成型两组产品,既提高了物料的利用率,又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上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压料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下模镶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下模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中双动一次成型模具剖视图。
图中:100-上模座、110-自制调整键、120-墩死块、200-上模镶块、300-压料芯、310-卸料螺钉、320-缓冲块、400-下模镶块、410-小导柱、500-下模座、510-到底块、520-运输连接板、530-存放块、540-小孔、600-氮气弹簧、700-导板、800-氮气弹簧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发明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请参照图1~5,本发明的双动一次成型模具,包括:下模座500和上模座100,其中,所述上模座100上设有两上模镶块200,所述上模镶块200中设置有与之契合的压料芯300,所述下模座500上对称设置有两下模镶块400,所述两下模镶块400的位置与所述两上模镶块200对应。本实施例中,产品零件相对于拉延模具,产生废料少,材料利用率高,提高材料利用率30%以上,大大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请继续参照图1~5,所述上模座100上设有若干氮气弹簧600,所述压料芯300底部设有若干卸料螺钉310以及与所述氮气弹簧600对应的缓冲块320。具体地,所述压料芯300通过卸料螺钉310安装在所述上模座100上,氮气弹簧600为产品的成型提供动力。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块320通过氮气弹簧安装板800安装在所述压料芯300上。
请继续参照图1~5,作为优选,所述下模座500上也设有若干氮气弹簧600和卸料螺钉310。
请继续参照图1~5,作为优选,所述下模镶块400的底部设有一小导柱410,所述小导柱410与设置于所述下模座500上的小孔540对应。即,所述下模镶块400通过所述小导柱410和小孔540来固定下模镶块400,避免因下模镶块400发生位移而造成产品不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达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