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包装盒的底盒制作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5386.3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34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43/00 | 分类号: | B31B4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包装 制作 设备 方法 | ||
1.一种包装盒的底盒制作设备,用于制作包含一内衬结构的底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制作设备包括:
用于将底盒平面印刷品输送到冲压工位处,并在所述底盒平面印刷品上相应位置上涂覆胶水的底盒输送装置;
用于将折叠状态的内衬结构打开成打开状态的打开装置;其中,所述打开状态的内衬结构与底盒的内表面相适配;
用于将所述底盒平面印刷品冲压成底盒,并将所述打开状态的内衬结构与底盒固定在一起形成包含内衬结构的底盒的冲压装置;
所述打开装置、输送装置分别与所述冲压装置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底盒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开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一机械臂,其与折叠状态的内衬结构的一边的前半部相接触后吸附,然后第一机械臂摆动到冲压工位处,带动折叠状态的内衬结构的一边呈打开状态;
第二机械臂,其与折叠状态的内衬结构的另一边的前半部接触后吸附;然后向后运动,同时与内衬结构的另一边的前半部脱离,令内衬结构的另一边呈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盒的底盒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放置所述底盒平面印刷品的容纳腔;
用于将所述底盒平面印刷品冲压成底盒,同时将所述打开状态的内衬结构与底盒固定在一起的冲压头;
所述冲压头设置在容纳腔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的底盒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头上设置有一用于调节冲压头平面尺寸的调节装置;
当所述冲压头由上向下运行到容纳腔时,调节装置令冲压头的平面尺寸增大,以使打开状态的内衬结构与相应位置上涂覆胶水的底盒接触并固定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盒的底盒制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输送装置进一步包括:
用于在第一方向上传输底盒平面印刷品的第一输送轨道,其上设置有第一涂覆滚轮,用于在底盒平面印刷品的第一方向两条纸边上涂覆胶水;
第二输送轨道,其上设置有第二涂覆滚轮,用于在底盒平面印刷品的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两条纸边上涂覆胶水;
所述第一输送轨道与第二输送轨道垂直设置。
6.一种包装盒的底盒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S1、底盒输送装置将在相应位置上涂覆胶水的所述底盒平面印刷品输送到冲压工位处;
S2、打开装置将折叠状态的内衬结构变成打开状态的内衬结构,并将其放置在冲压工位处;
S3、冲压装置将所述底盒平面印刷品冲压成底盒,并将所述打开状态的内衬结构与在相应位置上涂覆胶水的底盒固定在一起形成包含内衬结构的底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的底盒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
折叠状态的内衬结构输送到打开装置处,第一机械臂与折叠状态的内衬结构的一边的前半部相接触后吸附,然后第一机械臂摆动到冲压工位处,带动折叠状态的内衬结构的一边呈打开状态;在第一机械臂摆动的同时,与折叠状态的内衬结构的另一边的前半部接触后吸附的第二机械臂向后运动,同时与内衬结构的另一边的前半部脱离,令内衬结构的另一边呈打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盒的底盒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S21、底盒平面印刷品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
S22、冲压头由上向下运行到容纳腔,将底盒平面印刷品冲压成底盒;同时,冲压头带动所述打开状态的内衬结构进入所述容纳腔中,冲压头的平面尺寸增大,使打开状态的内衬结构与底盒接触并固定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劲嘉彩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安泰新型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3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房颤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甘蔗果酒及其酿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