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珠结晶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5232.4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95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常爱民;陈龙;蒋春萍;高博;孔雯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41M5/00 | 分类号: | B41M5/00;B41M3/00;C09D11/0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中科新兴专利事务所 65106 | 代理人: | 张莉 |
地址: | 830011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珠结晶核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随着NTC热敏电阻的发展,传统的块材NTC热敏电阻逐渐显示出局限性,开始转向制备体积小、精度高、敏感性好、稳定性高的NTC热敏电阻。并且随着市场的发展,高精度、快响应的NTC热敏电阻行业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由于微珠型NTC热敏电阻具有体积小、互换性高、可靠性好、稳定性强、热响应时间短的特点,因此,微珠型NTC热敏电阻被广泛应用与研究。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微珠型NTC热敏电阻存在很多关键性的技术问题,而且高精度、快响应海洋环境监测用热敏电阻器的批量化制备技术也不成熟,目前仍主要依赖进口。比如用于海洋投弃式测温仪器上的响应时间在100 ms以下的温度传感器只有美国、加拿大、日本等才能制造。而我国制备的微珠型温度传感器主要采用手工作业,一方面技术制造水平落后,机械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不高;另一方面微珠尺寸也难以实现精确控制,这使得成型后的微珠仍然无法满足海洋环境尤其是深海环境对热敏电阻器高精度、快响应的技术要求。
本发明采用晶核成型法,先在丝状电极上形成晶核,再利用喷墨打印机将配制好的陶瓷墨水喷打在形成晶核的丝状电极上,形成微珠;有时甚至利用滴管都能实现微珠成型,操作简单、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珠结晶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将有机物高分子粘合剂中加入溶剂,通过磁力搅拌,充分溶解,再缓慢冷却,形成低度的过饱和溶液,再用点珠工艺,将低度的过饱和溶液点在丝状电极上,形成晶核;最后通过原位定位,用喷墨打印机将陶瓷墨水喷打在丝状电极的晶核上,甚至利用滴管,滴加在晶核上,均能形成微珠,该方法利用亚稳状态中晶核形成的原理,制备晶核,操作简单,便于微珠成型,晶核材料无毒环保、并且软化点较低,在后续烧结过程中,晶核材料软化完全挥发,对陶瓷墨水体系本身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和其他影响,能够基本实现陶瓷墨水的微珠成型,解决了低浓度陶瓷墨水不易形成微珠的难题。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珠结晶核的制备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a、配制有机物高分子粘合剂过饱和溶液:将有机物高分子粘合剂为聚乙烯缩丁醛、聚乙烯醇、乙基纤维素、水溶性淀粉、聚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中加入溶剂为无水乙醇、丙酮、正丁醇、乙二醇、去离子水、氯仿中一种或两种或三种,通过磁力搅拌,在温度25-90℃,充分溶解,再缓慢冷却,形成低度的过饱和溶液;
b、利用点珠工艺,将步骤a中的过饱和溶液点在丝状电极(1)上,形成晶核(2);
c、通过原位定位,用喷墨打印机将陶瓷墨水喷打在形成晶核(2)的丝状电极(1)上,即可形成微珠(3)。
步骤a中配制的过饱和溶液中有机物高分子粘合剂为质量百分数8%-50%。
步骤b中丝状电极(1)为铂金丝、铂铱丝、碳纤维、银丝、镍铬丝、铜丝或铁丝。
步骤c中陶瓷墨水的质量百分数为5%-4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珠结晶核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中所述的有机物为高分子粘合剂,主要为聚乙烯缩丁醛(PVB)、聚乙烯醇(PVA)、乙基纤维素(EC)、水溶性淀粉、聚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选择高分子粘合剂是因为其粘度较大,便于吸附一定浓度的陶瓷墨水,并且溶液表面存在一定的表面张力,易使其形成微珠(3);
配制有机物高分子粘合剂过饱和溶液:将有机物高分子粘合剂为聚乙烯缩丁醛、聚乙烯醇、乙基纤维素、水溶性淀粉、聚丙烯酸树脂或聚氨酯加入到溶剂为无水乙醇、丙酮、正丁醇、乙二醇、去离子水或氯仿中,通过磁力搅拌,在温度25-90℃,充分溶解,再缓慢冷却,形成低度的过饱和溶液,按这样方法配制的溶液,利用点珠工艺,比较容易形成晶核(2);
晶核是形成于丝状电极(1)上,利用原位定位,喷墨打印在有晶核(2)的丝状电极上,形成微珠(3),其中丝状电极多为铂金丝、铂铱丝、碳纤维、银丝、镍铬丝、铜丝、铁丝,这些金属丝由于导电性良好,可做电极,便于微珠成型后的后续实验设计。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珠结晶核的制备方法,其特点为:
晶核材料无毒环保、并且软化点较低,在后续烧结过程中,晶核材料软化完全挥发,对陶瓷墨水体系本身不会产生化学反应和其他影响;
无须调节喷墨打印参数,直接在结晶核的丝状电极上喷打,即可形成微珠,甚至用滴管滴加,也能实现微珠成型,操作简单、方便;
可适用不同配方、不同浓度的陶瓷墨水,解决了低浓度陶瓷墨水不易形成微珠的难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52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