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S-净骨疗法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354901.6 | 申请日: | 2013-08-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00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窦杰 |
主分类号: | A61M1/36 | 分类号: | A61M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s 疗法 用于 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 技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强直性脊柱炎净骨疗法的技术及装置。
背景技术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目前我国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大约超过1000万,大约15-100万人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不仅丧失工作能力,生活也不能自理。众多强直患者都未能得到规范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中华大地上肆虐,却没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我国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规治疗仅限于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可分为中药治疗和西药治疗,例如大家熟悉的封闭治疗,就是麻药掺上激素,局部注射治疗,但激素副作用大且易复发,会引起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物理治疗就是推拿按摩,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但不能去根,尤其在急性发作期进行物理治疗,只会增加炎症的表现,病人会痛的受不了。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脊柱关节严重受损,甚至残疾的情况下,通过开刀进行关节置换,但手术治疗费用高、并发症多、风险大,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予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及装置,不需要开刀手术、无药物副作用,实现强直性脊柱炎的无痛苦治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AS-净骨疗法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及装置,包括:血液输注装置、真空瓶、净骨仪、负压瓶,所述的真空瓶内装有抗凝剂,所述的血液输注装置从静脉血管导出适量静脉血进入真空瓶,净骨仪释放超氧化歧化酶与血液充分混合后通过血液输注装置回输到人体内。所述的净骨仪优选的为德国赫美斯AS净骨仪。
使用时首先连接输入装置导出病人适量静脉血液,进入配有抗凝剂的真空瓶中,设定净骨仪释放的超氧化歧化酶浓度为30-45μg/ml,温度为36-38℃,将负压瓶内的血液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按逆时针充分摇匀后,立即回输到人体内。
优选的抗凝剂为枸椽酸钠。
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AS-净骨疗法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及装置,通过净骨仪增加向血液内释放超氧化歧化酶,通过超氧化歧化酶来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净化患者骨质、修复受损细胞、复原自由基造成的对细胞的伤害,不需要进行开刀关节置换、无药物副作用,实现强直性脊柱炎的无痛苦治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AS-净骨疗法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及装置,包括血液输注装置、真空瓶、净骨仪、负压瓶,在层流净化治疗室中,连接血液输注装置导出病人适量静脉血液,吸入配有抗凝剂枸椽酸钠20ml的真空瓶中后,立即将真空瓶中已吸满的抗凝剂的血先回输约30ml,以防回输管路中的血液凝结;然后再设定净骨仪释放的超氧物歧化酶浓度为35μg/m,二次治疗时浓度则递增为40μg/ml,以此类推,控制治疗时超氧化歧化酶的浓度在35-45μg/ml,温度为36℃。将负压瓶内的血液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按逆时针充分摇匀后,立即回输到人体内,治疗一般每周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实施例2
一种AS-净骨疗法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技术及装置,包括血液输注装置、真空瓶、净骨仪、负压瓶,在层流净化治疗室中,连接血液输注装置导出病人适量静脉血液,吸入配有抗凝剂枸椽酸钠20ml的真空瓶中后,立即将真空瓶中已吸满的抗凝剂的血先回输约30ml,以防回输管路中的血液凝结;然后再设定净骨仪释放的超氧物歧化酶浓度为40μg/m,二次治疗时浓度则递增为42μg/ml,以此类推,控制治疗时超氧化歧化酶的浓度在40-45μg/ml,温度为38℃。将负压瓶内的血液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按逆时针充分摇匀后,立即回输到人体内,治疗一般每周一次,一个月为一疗程。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窦杰,未经窦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49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