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4788.1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11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严和平;罗晓东;李言;袁启龙;王奔;刘煜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6B15/12 | 分类号: | F26B15/1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李娜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量 风压 可调 热风 穿透 烘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非织造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
背景技术
热风穿透干燥技术是采用空气对流传热的原理,使热空气穿过物料纤维网来蒸发水分,通过调节热风温度和流量使产品达到指定干燥度和质量。目前大多热风穿透干燥过程中,由于物料纤维网各部位温度和所受压力的不均匀,导致干燥后产品水分分布不均匀,影响热风穿透干燥效率和最终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通过物料纤维层上部均风条和下部调风板的调节,提高了产品干燥度的一致性,并且提高了热风穿透的效率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包括上层送吹风通道和下层抽吸风通道,上层送吹风通道包括上烘箱壳体,上烘箱壳体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送风管道和第二送风管道,第一送风管道与第二送风管道之间安装有上烘箱门,上烘箱壳体内、第一送风管道与第二送风管道的下方设置有均风条;
下层抽吸风通道包括下烘箱壳体,下烘箱壳体一侧设置有第一抽 风管道和第二抽风管道,第一抽风管道与第二抽风管道之间安装有下烘箱门,烘箱壳体内上部安装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托辊,托辊下方平行设置有若干固定风板,固定风板两端与下烘箱壳体固接,每两条固定风板之间设有与固定风板平行的调风板,每条调风板的两端均与下烘箱壳体通过转轴连接,每条调风板两端的转轴均连接有调节阀,调节阀设于下烘箱壳体外,
上烘箱壳体与下烘箱壳体两端开有矩形的输送口,输送口位于上烘箱壳体与下烘箱壳体连接处。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均风条包括若干平行设置的上均风条和下均风条,上均风条与托辊垂直设置,下均风条与托辊平行设置,上均风条与下均风条两端均与上烘箱壳体内壁固接,上均风条与下均风条之间间隔一段距离。
其中上均风条与下均风条的横截面均为倒V形。
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上层送吹风通道中的上下两层均风条结构可使热风穿过物料纤维网时的压力、温度分布均匀;通过改变调风板的角度,可以对热风穿过物料纤维网时的压力、流速进行调节,以满足产品所要求的干燥度和质量要求,且提高了热风穿透的效率和最终产品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去掉一侧壳体后的侧视图。
图中:1.调节阀,2.输送网带,3.上烘箱壳体,4.第一送风管道,5.上烘箱门,6.第二送风管道,7.上均风条,8.托辊,9.第二排风管道,10.下烘箱门,11.第一抽风管道,12.下烘箱壳体,13.下均风条,14.调风板,15.固定风板,16.输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量风压可调的热风穿透式烘箱,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上层送吹风通道和下层抽吸风通道,上层送吹风通道包括上烘箱壳体3,上烘箱壳体3的一侧并排设置有第一送风管道4和第二送风管道6,第一送风管道4与第二送风管道6之间安装有上烘箱门5,上烘箱壳体3内、第一送风管道4与第二送风管道6的下方设置有均风条;
下层抽吸风通道包括下烘箱壳体12,下烘箱壳体12一侧设置有第一抽风管道11和第二抽风管道9,第一抽风管道11与第二抽风管道9之间安装有下烘箱门10,烘箱壳体12内上部安装有若干平行设置的托辊8,托辊8下方平行设置有若干固定风板15,固定风板15两端与下烘箱壳体12固接,每两条固定风板15之间设有与固定风板15平行的调风板14,每条调风板14的两端均与下烘箱壳体12通过 转轴连接,每条调风板14两端的转轴均连接有调节阀1,调节阀1设于下烘箱壳体12外,调风板14角度可以通过调节阀1手动调节。上烘箱门5和下烘箱门10用于烘箱内部清理与检查。
上烘箱壳体3与下烘箱壳体12两端开有矩形的输送口16,输送口16位于上烘箱壳体3与下烘箱壳体12连接处,输送网带2由托辊8支撑从输送口16中穿过进行物料输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47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试验的高精度串联谐振高压电源
- 下一篇:电梯智能制动控制方法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