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多样性分析的特异性引物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353895.2 申请日: 2013-08-14
公开(公告)号: CN103409532A 公开(公告)日: 2013-11-27
发明(设计)人: 蔡柏岩;韩洁;接伟光 申请(专利权)人: 黑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C12R1/77;C12R1/6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8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用于 大豆 根腐病 病原 真菌 多样性 分析 特异性 引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病原真菌多样性分析的特异性引物。

背景技术

大豆根腐病是一种分布广、危害重、防治困难的世界性病害。其初期主要侵染大豆皮层,最终危害侧根,严重影响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大豆根腐病病原菌构成复杂,我国东北地区主要以尖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禾谷镰孢菌(Fusarium Graminearum)、燕麦镰孢菌(Fusarium Avenaceum)和半裸镰孢菌(Fusarium Semitectum)为主。虽然现在可以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将每种大豆根腐病病原菌都单独鉴定出来,但是大豆土壤中往往包括多种根腐病病原菌,如果要进行防治就必须要先进行多样性分析,从而知道大豆土壤中含有几种不同的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分别是哪些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目前尚无可供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多样性分析的特异性引物,因此给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的检测和防治带来了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多样性分析的特异性引物,本发明特异性引物与DGGE技术联用,可以仅通过二个步骤检测出我国东北地区被测大豆土壤中包含几种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分别属于什么菌种。

本发明用于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多样性分析的特异性引物的核苷酸序列为5′-CGTTGGGTTATTCCCCGGC-3′。

本发明用于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多样性分析的特异性引物以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为模式生物,选用S.cerevisiae18s rRNA(S.cerevisiae18s rRNA NCBI登录号J01353)为模板,根据S.cerevisiae18s rRNA第359bp~377bp设计引物本发明特异性引物,并对位于第376bp和377bp位置的碱基进行修改。

本发明特异性引物可以用于尖镰孢菌(F.Oxysporum)、腐皮镰孢菌(F.Solani)、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半裸镰孢菌(F.Semitectum)、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茄腐皮镰孢霉(F.solani)、蓝色镰孢菌(F.coeruleum)、木贼镰孢菌(F.equiseti)、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在内的多种大豆根腐病病原真菌的多样性分析和检测。

本发明特异性引物的使用效果具有多样性分析准确,检测结果直观、快速、可靠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具体实施方式二验证试验中以特异性引物F.rr和通用引物NS1为引物对12组样品进行PCR的凝胶电泳图,图1中“M”泳道标样为Marker,“1”泳道标样为尖镰孢菌(F.Oxysporum)DNA,“2”泳道标样为腐皮镰孢菌(F.Solani)DNA,“3”泳道标样为禾谷镰孢菌(F.Graminearum)DNA,“4”泳道标样为燕麦镰孢菌(F.Avenaceum)DNA,“5”泳道标样为半裸镰孢菌(F.Semitectum)DNA,“6”泳道标样为轮枝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DNA,“7”泳道标样为茄腐皮镰孢霉(F.solani)DNA,“8”泳道标样为蓝色镰孢菌(F.coeruleum)DNA,“9”泳道标样为木贼镰孢菌(F.equiseti)DNA,“10”泳道标样为大豆疫霉菌(Phytophthora spp.)DNA,“11”泳道标样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DNA,“12”泳道标样为上述1~11号泳道混合DNA。

图2是具体实施方式二验证试验中以引物YUAN1和通用引物NS1为引物对12组样品进行PCR的凝胶电泳图,图2中“M”泳道标样为Marker,1~12号泳道中的标样与图1一致。

图3是具体实施方式二干扰试验中以特异性引物F.rr和通用引物NS1为引物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进行PCR的凝胶电泳图,图3中“M”泳道标样为Marker,“1”泳道标样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DNA。

图4是以5′端添加“GC-clamp”的特异性引物F.rr进行DGGE的凝胶电泳图,图4中“A1”泳道标样为具体实施方式二验证试验中引物F.rr和NS1扩增第1泳道的PCR产物,图4中“A2”泳道标样为具体实施方式二验证试验中引物F.rr和NS1扩增第12泳道的PCR产物。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大学,未经黑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8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