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制造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53649.7 | 申请日: | 2013-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7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 发明(设计)人: | 邵承玉;姜国焱;沈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春弹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3C8/02;C23C8/26;C21D9/02;C21D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黄娟 | 
| 地址: | 31140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应力 离合器 弹簧 制造 工艺 | ||
1.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第一步,进行原材料的选择和检查;
第二步,将钢丝胚料冷卷成型;
第三步,对冷卷成型后的弹簧进行去应力退火;
第四步,对弹簧的两端面进行磨削和端圈倒角;
第五步,氮化前进行抛丸强化处理,保证氮化表面不会出现斑点、氮化过程渗氮厚度均匀;
第六步,退磁清洗;
第七步,对弹簧进行表面氮化,控制白亮层厚度≤2μm,控制表面硬度825~975HV0.5;
第八步,氮化后的进行两次抛丸处理,提高疲劳寿命;
第九步,弹簧进行热强压处理;
第十步,检验与试验;
第十一步,表面防锈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化前抛丸强化处理,钢丸直径为0.7mm,钢丸硬度为HV700级的,抛丸强度为0.30~0.45A,覆盖率≥9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氮化处理时控制氮化层深度为0.08~0.12mm,控制距离弹簧表面0.05mm深度处的硬度≥650HV0.5,控制芯部硬度≥520HV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弹簧氮化后经过两次抛丸;氮化后第1次抛丸用滚筒式抛丸机进行,采用0.8mm的钢丸,钢丸硬度HV800级,强度为0.45~0.55A,覆盖率≥90%;氮化后第2次抛丸用履带式抛丸机进行,采用0.4mm的钢丸,钢丸硬度HV640级,强度为0.25~0.35A,覆盖率≥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原材料选用Si-Cr-V-Ni高强度超纯净油回火合金钢丝,脱碳和表面不良深度要求:无全脱碳,部分表面脱碳和表面缺陷的深度≤0.5%d,其中d为钢丝直径,非金属夹杂物:≤15u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八步后剔除端圈夹杂的钢丸然后再进行第九步的热强压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步冷卷成型时,控制卷簧速度≤90只/分钟,在冷卷成型时自动探测剔除表面有缺陷的材料,对称控制端圈螺旋角,控制端圈的25°处间隙≤0.2mm,0.75圈的间隙不能大于工作圈的间隙。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超高应力双离合器弹簧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第三步的去应力退火温度在410℃~430℃,时间为40~60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春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春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64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封装件和衬底的接合结构
 - 下一篇:包括多个垂直磁畴的磁性隧道结单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