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3300.3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44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曲田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覆盖 粒肥 撒播 设备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肥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业领域中的肥料也发展为多种多样,如深插土地中的肥料棒,颗粒状的肥料,或者液态的喷施用肥料(如氨水)等。但是,粒肥仍然是肥料的主要部分。传统的粒肥施肥方式为,使用机械设备沿地垄的两侧犁沟,撒入粒肥后,在覆盖涂层于沟上,具体为使用人力、畜力或机械动力犁沟后,使用撒播设备,如肥料筒,肥料筒上设置漏口,依次撒入肥料后,在使用相应设备或人力,将土层覆盖犁沟,总之,传统技术是分步完成的,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或者,使用器械在植物根茎处刨坑,撒入粒肥后再覆盖涂层,这种操作方式更加原始。为此,需要出现一种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肥操作一次性完成,降低劳动强度的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肥操作一次性完成,降低劳动强度的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电机架上设置电机,电机采用柴油驱动,也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配合逆变器、蓄电池进行驱动;
B、电机的输出轴转动,通过皮带传动,带动转轴转动,进而使轴套旋转,使犁沟铲旋转,犁沟铲的端部铲头呈钩状,将土向侧后翻出;犁沟铲铲出线状的土沟;
C、肥料筒内的肥料顺着肥料出口漏下,肥料漏下至土沟内,呈线状排列;
D、犁沟铲带动车架前行,盖土板随后将犁沟铲翻出的土推至土沟内,并覆盖住肥料,犁沟铲与车架的夹角优选为135度。
所述车架一侧的推架用于悬挂在动力机构上。
施肥过程中,肥料筒内的搅动装置通过肥料筒内的电机转动,搅动电机内的肥料,避免肥料形成料拱,使肥料通常的顺着肥料出口涌出,所述肥料筒的容积为1-2立方米。
所述犁沟铲的前进速度为10m/分钟。
本发明使用方法使用的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包括车架,车架的一端设置有推架,另一端设置有盖板,其中,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支架和电机架,支架上固定设置有肥料筒,电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电机,肥料筒的下端设置有肥料出口,肥料出口呈Y字状,肥料筒下方设置有孔洞,肥料出口顺着孔洞探出至车架下部,所述推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推架呈7字形或L字形。
所述盖板的下方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缘设置有若干犁沟铲,所述犁沟铲的端部设置有铲头,铲头呈钩状,轴套的两端与车架的前端固定连接,轴套内设置有转轴,电机上设置有输出轴,转轴与输出轴之间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车架的后方底部设置有盖土板,所述盖土板与所述车架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所述盖土板的长度与犁沟铲的长度相同。
所述肥料筒呈圆柱状,所述肥料筒与所述肥料出口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所述盖板呈半圆状,所述盖板覆盖在犁沟铲的上方,盖板与车架之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为:使用方法简单,使用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肥操作一次性完成,降低劳动强度,具体为:
本发明通过犁沟铲在前,电机驱动转轴旋转带动犁沟铲将地面的土划出土沟,肥料筒内的肥料顺着肥料出口漏出到土沟内,随后的盖土板将翻出的土推平至土沟内,在施肥的过程中,犁沟、施肥、盖土的程序一次性完成,节省时间且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犁沟铲 2、铲头 3、轴套
4、转轴 5、盖板 6、皮带
7、电机 8、输出轴 9、肥料筒
10、推架 11、盖土板 12、支架
13、肥料出口 14、电机架 15、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使用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3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