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353279.7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60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曲田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15/12 | 分类号: | A01C15/12;A01C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覆盖 粒肥 撒播 设备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肥用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农业领域中的肥料也发展为多种多样,如深插土地中的肥料棒,颗粒状的肥料,或者液态的喷施用肥料(如氨水)等。但是,粒肥仍然是肥料的主要部分。传统的粒肥施肥方式为,使用机械设备沿地垄的两侧犁沟,撒入粒肥后,在覆盖涂层于沟上,具体为使用人力、畜力或机械动力犁沟后,使用撒播设备,如肥料筒,肥料筒上设置漏口,依次撒入肥料后,在使用相应设备或人力,将土层覆盖犁沟,总之,传统技术是分步完成的,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或者,使用器械在植物根茎处刨坑,撒入粒肥后再覆盖涂层,这种操作方式更加原始。为此,需要出现一种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肥操作一次性完成,降低劳动强度的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肥操作一次性完成,降低劳动强度的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制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A、制备车架的步骤:在车架的尾端的上部焊接推架,推架的截面呈7字形或L字形,推架的一端垂直于车架;车架的上部焊接固定支架和电机架,电机架与推架之间设置有所述支架;
B、安装肥料筒的步骤:支架上方固定肥料筒,肥料筒的底部设置有Y字状的肥料出口,车架上开孔,肥料出口顺着开孔探出至车架的下方;
C、制备犁沟设备的步骤:车架的前方焊接固定盖板,盖板呈半圆状,盖板的开口朝下,盖板的下方设置有轴套,轴套的两端通过钢板与车架的前端焊接固定,轴套内套接有转轴,轴套的外部设置若干犁沟铲,犁沟铲的端部设置有钩状的铲头,转轴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皮带传动连接;
D、安装盖土板的步骤:车架的尾部下方安装盖土板,盖土板的截面呈V字形,盖土板与车架的尾部固定焊接,盖土板与所述车架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电机与电机架之间通过法兰固定连接,所述肥料筒上部设置有盖板,肥料筒内设置有搅动装置,转动装置使肥料筒内的物料处于畅通流动状态。
本发明制造方法制得的自动覆盖土的粒肥撒播设备,包括车架,车架的一端设置有推架,另一端设置有盖板,其中,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支架和电机架,支架上固定设置有肥料筒,电机架上固定设置有电机,肥料筒的下端设置有肥料出口,肥料出口呈Y字状,肥料筒下方设置有孔洞,肥料出口顺着孔洞探出至车架下部,所述推架与所述车架之间固定连接,所述推架呈7字形或L字形。
所述盖板的下方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的外缘设置有若干犁沟铲,所述犁沟铲的端部设置有铲头,铲头呈钩状,轴套的两端与车架的前端固定连接,轴套内设置有转轴,电机上设置有输出轴,转轴与输出轴之间皮带传动连接。
所述车架的后方底部设置有盖土板,所述盖土板与所述车架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所述盖土板的长度与犁沟铲的长度相同。
所述肥料筒呈圆柱状,所述肥料筒与所述肥料出口在制造时一体成型。
所述盖板呈半圆状,所述盖板覆盖在犁沟铲的上方,盖板与车架之间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为:制造方法简单,制得的产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施肥操作一次性完成,降低劳动强度,具体为:
本发明通过犁沟铲在前,电机驱动转轴旋转带动犁沟铲将地面的土划出土沟,肥料筒内的肥料顺着肥料出口漏出到土沟内,随后的盖土板将翻出的土推平至土沟内,在施肥的过程中,犁沟、施肥、盖土的程序一次性完成,节省时间且劳动强度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犁沟铲 2、铲头 3、轴套
4、转轴 5、盖板 6、皮带
7、电机 8、输出轴 9、肥料筒
10、推架 11、盖土板 12、支架
13、肥料出口 14、电机架 15、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嘉禾丰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32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