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竹制自行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310352367.5 | 申请日: | 2013-08-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75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明;章毅;杨文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龙域市场策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9/02 | 分类号: | B62K19/02;C23C22/47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 地址: | 2013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行车行业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天然竹制自行车。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自行车车架都是以黑色金属、有色金属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以上产品在制造过程中和制作成品上都存在着以下问题:
1)车架部分均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制作。
2)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产生废水、废气,产生辐射和大量碳排放,污染环境。
3)从原材料到成品制作完成,工艺复杂,使用设备诸多,制作环节复杂,导致成本居高不下。
4)在产品设计上观念落后,未融入“人体工学”概念,产品重量重,不能吸收自行车行驶过程中由路况引发的,对人体之间的冲击,舒适度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天然竹制自行车,以天然竹子替代自行车上的金属管、板结构。自行车车架本体80%以上的部分,采用了“快速可再生天然材料”竹子,有效减少了“不可再生资源”消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天然竹制自行车,包括:
若干根原竹,
以及与原竹连接的金属接头,所述原竹和金属接头构成自行车车架。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自行车车架包括头管,上管,下管,中管,上叉以及下叉,所述头管,上管,下管,中管,上叉以及下叉均为原竹,
所述头管两端分别连接上管和下管的一端,所述上管和下管的另一端通过一中管连接,中管还通过金属接头将上叉以及下叉固定于头管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金属接头与原竹经环氧树脂胶连接,在常温25℃环境下静态2小时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接头依次经下料、氩弧焊接或锻造、磷化及烤漆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磷化处理目的在于在金属接头的表面形成一层磷酸盐薄膜,包括以下步骤:
1)、酸洗:将金属接头分别浸入常温、不同浓度的三个盐酸槽,除去金属接头表面的氧化膜;
2)、清水冲洗:清水冲洗并清除金属接头表面的盐酸腐蚀产物;
3)、草酸洗:金属接头经草酸洗后立即放入磷化槽;增加金属的活性,以使下一工序生成的皮膜更为致密;
4)、皮膜处理:将金属接头浸入磷酸盐,金属表面与处理液接触,在表面生成不溶性的化合物,附着在金属表面形成皮膜;
5)、清水:清除皮膜表面残余物;
6)、润滑剂:将步骤5)清洗完毕的金属接头,放入皂化池中,反应形成坚硬的金属皂层,可以增加其润滑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三个盐酸槽中配置不同浓度的盐酸,分别为5%<低浓度≤10%,10%<中等浓度≤20%,20%<高浓度≤25%,金属接头经过盐酸槽顺序为低浓度到中等浓度再到高浓度酸液。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烤漆处理前进行表面粗化处理,即除去表面粒状杂质并增加一定粗糙度以增加油漆附着力,
所述粗化处理包括至少两遍表面处理;第一遍采用400#水砂纸打磨,第二遍采用800#水砂纸或更细水砂纸进行打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原竹依次经蒸煮,脱脂、脱糖和防霉、防虫处理,增强原竹韧性及强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蒸煮:用碱水蒸煮原竹2-2.5小时,碱水与水质量比为1:10;
脱脂、脱糖:首次脱脂在30℃~40℃温度下烘烤2-3小时,保温至与户外温度一致:二次脱脂在40℃~50℃温度下烘烤1-2小时;
防霉、防虫:浸泡虫霉灵时长15分钟,虫霉灵与水质量比为1:10。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原竹选取3至5年竹龄的天然竹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纯天然原竹制作,加工过程,绿色、低碳、环保无污染;
加工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适合批量化生产,原材料价格低廉,产品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
天然竹制材料自行车相对比同等金属材料自行车,重量减轻40%以上。利用竹子强度好,韧性佳,重量轻的特点,融入“人体工学”设计概念,结构简单、坚固耐用,有效吸收骑行过程中的颠簸,提高使用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龙域市场策划有限公司,未经中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龙域市场策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23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