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化生产间苯二甲酸衍生物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2349.7 | 申请日: | 2013-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07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许华侨;邓青均;刘德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29/64 | 分类号: | C07C229/64;C07C22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张涛 |
地址: | 401121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化 生产 间苯二 甲酸 衍生物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间苯二甲酸衍生物的化学合成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工业化生产4-氨基-6-羟基-间苯二甲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4-氨基-6-羟基-间苯二甲酸(式I)是一种苯二甲酸类化合物,是制药上的一种重要中间体。其结构中,苯环被羧基、氨基和羟基四取代,且两个羧基处于间位。
现有技术中,可以以式II对氨基水杨酸为原料,通过在其苯环上再引入另一羧基而得到式I化合物。
然而,苯环上的羧化反应并不太容易进行。除一些结构相对简单的物质如单元或多元酚可以在低压或常压下反应外,一般都需要在很高的压力下方可成功。如果苯环上还有多个取代基,则会带来更复杂的问题。
以式II为原料制备式I化合物也存在上述的问题。由于原料也是氨基、羟基、羧基三取代的苯衍生物,其产生的空间位阻和电子效应等因素,使得在氨基的邻位进行羧化具有一定的难度。现有技术中合成4-氨基-6-羟基-间苯二甲酸(式I)都是在高压条件下长时间进行反应。
例如,US2555736A公开了以式II对氨基水杨酸为原料制备式I的方法,其采用碳酸钾和CO2气体为反应物,在水溶液中,在15个大气压的高压下反应12小时。
按照现有技术的反应条件进行的缺点是:长时间的高压反应较危险,且耗费能源,不经济,限制了生产效率和规模,因而难以在工业化大规模条件下进行生产。
因此,有必要改变反应条件,提供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4-氨基-6-羟基-间苯二甲酸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变反应条件,提供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4-氨基-6-羟基-间苯二甲酸(式I)的方法。直接目的是研究一种常压下合成式I的方法。
本发明人通过探索,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如下改变:
一是选择了适宜的反应介质,反应在熔融的甲酸钾中进行,使多取代的苯环可在温和的条件下再引入羧基;
二是反应在常压下进行;
三是减少了反应时间,只需要1-6小时;
四是以碳酸氢钾和/或碳酸钾,以及二氧化碳为反应物;
反应的后处理简便,反应完成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适宜溶剂(如DMSO)使产物得以分散后,再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分层,取水相,加入酸后即可析出产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化生产4-氨基-6-羟基-间苯二甲酸(式I)的方法,以式II、钾盐和二氧化碳为原料:
其特征是:
1)反应在常压下进行;
2)反应介质是熔融的甲酸钾;
3)所述钾盐是碳酸氢钾和/或碳酸钾;
4)反应时间为1-6小时。
本方法中,每摩尔对氨基水杨酸使用2-30摩尔的甲酸钾;
每摩尔对氨基水杨酸使用1-5摩尔的钾盐;
反应温度只要能保证甲酸钾处于熔融状态即可,一般为160-200℃。
本发明的优点是:
1、生产操作安全
避免了高压反应所带来的安全风险。
2、生产设备简单、经济
常压反应不用购买昂贵的高压反应釜,节约了成本。
3、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在降低反应压力的同时,不仅不需要增加反应所需要的时间,反而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举例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技术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1
在一个三口反应瓶中,加入对氨基水杨酸30.6g、碳酸钾27.6g、甲酸钾184.9g,混合均匀,通入CO2气体置换两次后继续在1bar压力下通入CO2,将反应体系加热至190-195℃,甲酸钾完全熔融,在此温度下反应2.5小时。反应完成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DMSO,搅拌成浆状后,再加入水和乙酸乙酯进行萃取分层,弃去有机相,水相用1M稀盐酸调至酸性,析出固体,过滤,干燥,得到4-氨基-6-羟基-间苯二甲酸38.0g。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23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