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立体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351842.7 | 申请日: | 2013-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75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谢佳;刘晓林;张永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G02B2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由立体显示器,特别涉及一种2D-3D可转换的立体显示器。
背景技术
人类是通过左眼和右眼所看到的物体的细微差异来感知物体的深度,从而识别出立体图像的,这种差异被称为视差。立体显示技术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来制造人的左右眼的视差,给左、右眼分别送去有视差的两幅图像,使大脑在获取了左右眼看到的不同图像之后,产生观察真实三维物体的感觉。
透镜式立体显示器具有亮度损失小、光栅可见性低等优点,并且可以实现2D/3D的切换,现有的2D/3D可切换的透镜技术主要包括双折射透镜、液晶透镜等。图1a和1b是现有双折射透镜立体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和1b所示,双折射透镜立体显示器由显示屏100、偏振光转换装置101和透镜组件组成。透镜组件由单折射率的透镜102和双折射率的液晶聚合物103组成。所述透镜102为凹透镜阵列。偏振光转换装置101是90度扭曲的液晶盒。当偏振光转换装置101不加电压时,通过的偏振光旋转90度,透镜102和液晶聚合物103的折射率相同,呈2D模式,如图1a所示;当偏振光转换装置101加电压时,不改变偏振光的偏振状态,透镜102和聚合物液晶103的折射率不同,形成双折射率透镜,将入射的图像分成左眼图像和右眼图像,实现3D效果,如图1b所示。
图2a和2b是现有液晶透镜立体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和2b所示,液晶透镜立体显示器由显示屏200和液晶透镜201组成,所述液晶透镜201的结构为两片玻璃加上一些电极构成的液晶盒。如图2a所示,液晶盒可等效为平面的透镜,不改变出射光的方向,呈现2D模式;如图2b所示,加电压状态下,液晶分子随着电场线的分布发生扭转,形成液晶透镜,对光线实现会聚作用,进而实现3D效果。
双折射透镜立体显示器需要在显示屏上增加一个偏振光转化装置、一个透镜组件和两层贴合层,增加的厚度值为1.1mm,而液晶透镜式立体显示器需要增加一个液晶盒和一层贴合层,增加的厚度为0.9mm,增加的厚度比较大影响到产品的轻薄化;并且双折射透镜立体显示器与液晶透镜式立体显示器都要求从显示屏出射的光为偏振光,且对偏振方向有要求,当出射光为非线偏振光或偏振方向不满足要求时需要使用光学膜片来转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显示器,实现2D-3D转换的同时降低了立体显示器的总体厚度,并且适用于出射光为非线性偏振光的显示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立体显示器,包括:
显示装置和位于所述显示装置上的转换装置,
所述转换装置包括:
第一硬质基板,与所述显示装置相贴合,其上设置有电极引脚;
面状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硬质基板上;
条状电极,位于所述面状电极之上,并且与所述第一硬质基板的电极引脚连接;
电致伸缩性薄膜,位于所述面状电极与所述条状电极之间,随着所述面状电极与所述条状电极间电压的变化,所述电致伸缩性薄膜的形状发生变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立体显示器包含显示装置及由第一硬质基板、面状电极、电致伸缩性薄膜和条状电极组成的转换装置,与现有的包含显示器、偏振光转换装置和透镜组件的双折射透镜以及包含有显示器和液晶盒的液晶透镜式立体显示器相比,所述立体显示器的整体厚度减小,有利于实现产品的轻薄化。
2、本发明通过电压控制电致伸缩性薄膜的形状变化实现2D-3D的转换,不受显示装置出射光偏振方向的影响,可以直接应用于出射光为非线性偏振光的显示装置,从而省去光学膜片,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1b为现有的双折射透镜立体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为现有的液晶透镜立体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a~3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a~4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立体显示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面状电极走线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条状电极走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加清楚易懂,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当然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具体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一般替换也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本发明利用示意图进行了详细的表述,在详述本发明实例时,为了便于说明,示意图不依照一般比例局部放大,不应对此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3518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